官学衰落后,私学便开始登场。
大周建国初期的官学入账,全是靠朝廷拨款。
但是朝廷的花费很多,遇到荒年或者灾年,经常没钱拨给官学。
黄晓打算吸取经验,让官学可以自负盈亏。
先前听取了方浩的建议,黄晓在华江府设立的新官学。
开设了算数、工程机械、心学等课程,又开设了琴棋书画和外语等选修课。
这样的课程安排,虽然被华江府的豪绅嘲笑,说黄晓果然是个泥腿子文盲,居然在书院开办这些下三滥的课程。
但是没想到这种安排,居然很受百姓的欢迎。
自从吕为宾变法后,华江府变成了十分富裕的地区。
凭借华江港口的优良位置,现在华江府已经成了余杭最富裕的一个府。
而华江府的特殊位置,也代表着华江府对人才的渴求。
不管是会算数的账房伙计,还是可以维修机械的工程师,又或者会说外语的翻译,甚至琴棋书画擅长,也会有人争相聘请。
新官学这种务实的课程安排,得到了中下层百姓的欢迎。
而且华江府的财政充裕,还有商税补充,所以黄晓并不担心华江府的官学会出状况。
但是余杭别的府就说不定了。
办学是很费钱的事情。
教书先生的薪水,学子的助学金。
一家书院光是每年笔墨纸砚的花费,就是笔不小的金额。
黄晓请教方浩道:
“先生,这怎样让书院可以持续的运转下去,先生可有良策?”
方浩说道:“属下也翻阅了资料,在前朝时,书院是有公地的。”
“书院的公地,可以让学子耕种,产出就拿来供养教师和学子。”
qu4。。qu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