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虽能获得短暂的宁静,但是边将割据一方,拥兵自重,就如国家的一根利刺,后患无穷。
李隆看着皇帝,想说什么却又不敢,而接下来皇帝的话,更是让他感到害怕与寒心。
“按照规矩,封王需要天子亲临,集文武百官,昭告天下,武安侯不会回楚国,朕老了,也入不了建康。”皇帝将目光瞥向了李隆,“你是朕的儿子,也是长子,将来国家的继承人,所以由你代朕前去最合适不过。”
随后皇帝向贾舟招了招手,贾舟端着一个漆盒,盒子里是女子的首饰,乃从郑皇后手中所得。
他知道自己的女儿平阳现在就在齐国,故而想以此为要挟,但他并不敢真的动郑氏。
因为西北的边将,是郑氏的亲弟弟,这也是他不敢与武安侯真的发生冲突的原因之一。
这些战争,彻底改变了朝堂乃至天下的局势,好在郑家并没有反迹。
李隆听后,整个人都陷入了呆滞,自己刚刚为父亲平定了祸乱,不但没有得到应得的储君之位,反而成为了弃子。
李康的死,是李隆间接造成,而李康对于武安侯不仅有提携之恩,更有救命之恩。
自己在此时前往建康代替皇帝宣召,无疑是羊入虎口,而皇帝又岂能不知道呢,这样做,无非就是想拉李隆给武安侯赔罪罢了。
“如果能替陛下,阿爷分忧,儿子愿意前往建康,代替父亲传召,试探武安侯。”李隆即使心中不爽快,也不乐意,但为了讨好皇帝,还是硬着头皮应下了。
皇帝听后十分满意的拍了拍李隆的肩膀,“不愧是吾子,你自幼得我教导,众多儿郎中,朕最喜爱的也只有你,朕老了,楚国的将来,还要靠你。”
“天佑明主,阿爷一定能够长命百岁。”李隆奉承道,“儿子只愿陪在阿爷身侧,尽心侍奉。”
皇帝开怀大笑,“涪陵入齐,千里之遥,去做些准备吧。”
“喏。”
从行宫出来,李隆碰到了因功升任卫将军的巴陵侯萧承越。
“见过南阳王。”萧承越客气行礼。
“巴陵侯。”李隆点头。
“王,看起来不太高兴。”萧承越道。
“你说的那件事,我会重新考虑。”李隆回道。
“王还需要考虑吗?”萧承越进一步道,“陛下已经做出了选择,不是吗。”
李隆的脸色越来越阴沉,他看着这个升任为禁军将军的武将,“天子大权在握,只有不到一半的胜算。”
“或许有一个人,王,可以利用。”萧承越又道。
“什么人?”
一阵小声嘀咕后,李隆大惊,“你让我弑君杀父?”
“传出去,我不就成了逆贼。”李隆挑眉道,“我逼死李康已不得民心,宗室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她的身份特殊,到时候,王只需要嫁祸给武安侯,王是陛下的长子,又刚刚平定了叛乱,那把椅子,只要王肯点头,剩下的,都由末将来摆平。”萧承越道。
李隆看着萧承越,想到刚刚在行宫中皇帝那副嘴脸,以及自己即将前往前齐,凶多吉少。
他想到了李康的那些话,皇帝从来就没有完全信任于他,“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
——涪陵&mdot;行宫——
“当年连薛简都没有封王,到了我这里…一个刚及冠的外姓大臣坐拥了半壁江山,是我不如先帝。”皇帝长叹道,眼里充满了无奈。
“齐国立国近百年,先帝时,未曾创下如此功业,武安侯胜薛简,陛下自然也在先帝之上。”贾舟道。
“你呀。”皇帝没有承认,但嘴角的笑却是止不住,“这是功业,也是麻烦,棘手的很。”
“陛下操劳了一天。”贾舟跟随皇帝来到浴池,“可要召侍女侍奉?”
“涪陵县令不是新送了一批人入宫?”皇帝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