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朗声道:“昔年周室素王制二王三恪,承继上古圣王后裔。
寡人愿意效仿素王的做法,保留诸国的祭祀。
册封你为韩君,赏赐给你一座城邑,让韩氏的血脉能够流传下去。”
韩王直接重重地叩首,口中大声高呼道:“王上。
您的德行之高,要远远超过上古的圣王了,臣和臣的子孙将永生永世的侍奉您,效忠您。”
这话听着就有些别扭了。
咸阳不远处就是镐京城的旧址,当年你的祖先就在那里和素王指着上天发誓,永生永世效忠邦周。
虽然当年是晋国的先祖发誓,但你作为姬姓的小宗,居然是夺走洛邑王畿土地最多的诸侯。
现在还能堂而皇之的说出这些话,真当史书不存在吗?
真是无耻啊。
秦王政反而笑了起来,他对韩氏的效忠不感兴趣,现在只不过是先将城池放到他的手里罢了。
大殿之中的群臣虽然嘲笑韩王,但是对秦王政赏赐韩王食邑的事情却非常赞同。
这不是韩王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贵族阶层的事情。
秦王政对韩王的封赏,不仅仅安定了韩国的人心,秦国贵族同样开始憧憬未来。
消息传到未亡的六国之中,不论诸王怎么想,起码很多贵族的心中开始活泛起来。
韩人投降之后,待遇貌似还不错,这位秦王政似乎真的是一位比较仁慈的君主。
与此同时,秦国庞大的奸细体系,再次开始带着重金在列国之中活动。
秦国能拥有现在几乎要一统天下的实力,奸细所发挥的作用,一点也不比将军小。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秦国连战连胜,就在于国力强大的前提下,还用最强的将领打对面的菜鸡。
秦王政所选择的下一个目标是魏国,诸夏大战后,这曾经是秦国最强大的敌人。
凭借着魏武卒,在河西的土地上,肆意纵横。
但是现在的魏国很弱,即便和韩国比起来,也没有强到哪里去。
……
洛国。
洛泽扶着荀子坐下,有些好奇的望着前来寻自己的荀子,随着荀子逐渐年老,洛泽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他了。
“荀卿来寻孤可是有要事吗?”
他是儒家最后一个出现的圣贤,只不过主流的儒家,不管是治哪部经典的,基本上各派都不认可他。
但洛氏不同,除了对君主的态度之外,洛氏对荀子的其他理论很是喜欢。
尤其是对大国的管理上,洛氏认为远远超越了现在的儒家理论水平,是真正的经世之学。
毕竟现在儒家的王道想要实现,还是等洛氏称王那一天再说吧。
lt;div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