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一个星期,赵想每天都要看大量的病人,周末甚至都没时间休息,因为周末有好多不上班的人也来求医。
赵想不能下乡,只能安排一部分军医去乡下回访,看看那些病人身体恢复得怎么样了。
“老师的地址写的就是这里了,家里怎么没人啊?”
接受了老师安排的任务,两名军医背着药箱来到地址上的人家户,却发现大门紧锁,本该在家的老人却不在家。
更重要的是,这门上贴着白色的对联。
该不会出什么事了吧?两人面面相觑。
“两位军人同志,你们是找这家的人吗?”
有村人路过,看到两个穿着军装的人站在坝子里,好奇地问道。
“是啊老乡,你知道这家人去哪里了吗?我们赵老师现在走不开,特意安排我们过来回访。”
也许他身上的军装和赵想的一样,村民看了也愿意和他们说话。
“你们以后不用来了,他半个月前就没了,还是村子里的人帮忙把他安葬了的。”
村民说完就走了,不是他不想和这两位军人多说几句,而是他要去田里忙,没时间招待他们。
如果来人是赵军医的话,他大不了不干活也得把人请回自家烧碗荷包蛋。
换人了那就没必要了,他忙着呢!
被扔下的两名军医傻傻地看着对方离开,只能拿着下一个地址继续回访了。
别说一天走下来,他们的收获挺大的,起码更直观地感受到了老师的医术有多厉害。
那些他们根本治不了的病,老师给了他们治疗方案,只要按照老师的方案给大家看病,他们感觉自己的医术都有进步了。
看来老师说得对,要时常下乡走走,光在医院看病也有局限性。
一天走下来,大家除了医术有进步外,更多的还是累。
他们背着药箱,走了一天的山路,虽然中午是在乡亲们家吃的,没饿着也没渴到,可就是累得慌。
毕竟山路不同于平坦的大马路,一点也不好走,累是当然的。
“怎么样?”
下午看完病人的赵想,在学生们回来后,站在大门口迎接他们。
“老师,好累啊!不过收获也挺多的。”
军医们一个个都很兴奋,他们决定以后没事的话就不休假了,跟着老师出去一起下乡给乡亲们看病。
“行了,赶紧回去休息吧!回头写八百字的感想给我。”
赵想布置了作业,作为学生怎么能不写作业呢?
“是,老师。”
军医们一点抱怨都没有,都答应了下来。
安排完学生,赵想才去吃晚饭。
老实说,他最近晚餐都吃得晚,不是他不想早点吃,而是病人太多了。
忧愁,这种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
部队也愁呢,以前病人就不算少,毕竟周围的老百姓都来他们医院看病。可是他们部队医院规模不大,能收纳的病人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