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馨有些惊讶:“我也能写吗?”
“为什么不能,说好每个人都要写一副。”赵梦成笑道,替女儿摊开红纸。
赵馨深吸一口气,一本正经的踩在凳子上,一鼓作气写完。
比起赵茂来,赵馨的字不算好,小姑娘写的过分小心,所以字中间还断了两次。
赵梦成却大声夸道:“不错,比你大哥强多了。”
赵馨自己也很满意,觉得比平时都写的好。
她骄傲的看了眼大哥,并且表示:“大哥,以后你好好练字,肯定能赶上我的。”
被亲妹妹踩在脸上,赵椿脸都黑了,两个脸颊都鼓了起来。
“小糖,轮到你了。”赵梦成招呼。
唐糖笑着走上前,他学着赵馨踩在凳子上写,但落笔却比赵馨熟练许多,很快就写好了一幅字。
赵馨低头一看,评价道:“比我好一点点,比我得差很多点。”
赵梦成对比了一下,唐糖的字比赵茂的还略好一些,这个好并非工整,而是他有自己的风格。
相比起来,赵茂临帖较为匠气。
赵梦成心底盘算着要给儿子找几本好一些的字帖,一边把春联都晾干了,谁写的就贴在谁屋门口。
至于大门口的,自然是赵梦成自己写的。
贴好了,赵梦成表示:“明年再看谁写的好,谁写的最好,大门口就贴谁写的。”
“那肯定还是爹的最好。”赵茂笑着说。
赵梦成拍了拍儿子:“阿茂要努力超越。”
贴上春联,剪好窗花,屋子一下子多了几分年味,击退了年前的糟心事。
征兵的事情果然没了下文,老百姓的恢复能力极强,很快就把这场惊心动魄给抛之脑后,热热闹闹的过起年来。
黄县令却没那么好运,一连串的事情让他分身乏术,夜不能寐。
尤其是前些时候刘炳坤带人求援,黄县令一听,吓得心脏差点从嗓子眼出来。
黄县令气得拍案:“这些流寇气焰实在嚣张,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对良民动手,可恨,实在是太可恨。”
“丰州营到底在做什么,这可是丰州府治下,如今贼寇一个没抓住反倒是到处流窜,若是再闹出人命来他们如何跟百姓交代。”
黄县令担心不已,实在是坐不住,竟是直接起身:“不行,我得亲自带人过去。”
幸好有人察觉不对,将黄夫人请了过来。
黄夫人一听就赶紧把他拦住:“大人,您是文臣,又不是能上战场杀敌的武将,现在去了能做什么?”
“张衙役是个好汉,定能保赵梦成安然无恙,您还是在县衙等着吧。”
又说:“您是千金之躯,万一路上再遇上贼寇怎么办,岂不是让县衙上上下下都跟着担心。”
黄县令冷静下来,好歹是打消了亲自去救人的打算。
黄夫人松了口气,心底又有些不安:“大人,贼寇连青山村这样偏僻的地方都摸到了,会不会冲咱们上河镇来?”
这话惊醒了黄县令。
他连忙做了一番布置,心知若是流寇大量涌入,上河镇还真不一定能拦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