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声响,清脆的声音在仁寿坊街面上回响。
曾省吾透过车窗看着巍峨的张府正门,心有所动,嘴里轻轻地念道:“潘应龙!”
第二天中午吃完饭,署理顺天府尹潘应龙在池家四方茶馆里坐着,它位于顺天府衙附近的椿芽巷。
等了十几分钟,一身便装的朱翊钧带着祁言走了进来。
“朱公子。”
“潘先生。”
朱翊钧笑呵呵地答道。
“潘先生不要烦我老是拉着你到处看,主要是京师日新月异,看也看不够。”
潘应龙笑着答道:“公子说笑了,你拉着在下到处看,是好事,要是不拉着在下看,在下怕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了。”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朱翊钧哈哈大笑。
“朱公子,今天想去哪里看看?”
“去西湖、玉渊潭一带看看。”
“朱公子想看看新扩建的西城大学区?”
“是的。”
“好。朱公子请。”
一行人上了马车,直接出了安定门,然后沿着北城墙外的官道向西,过德胜门,一路疾行,一个多小时后来到西湖。
下了马车,朱翊钧看到眼前一片湖泊,湖面广阔,波光粼粼。
这就是昆明湖啊!
潘应龙指着湖面说道:“朱公子,这就是西湖,当地百姓也叫它七里泺。因为天底下最著名的西湖在杭州,为了以示区别,很多人还叫它七里泺。”
朱翊钧笑着答道:“此西湖不比彼西湖差啊。”
“朱公子,听闻有人奏请要把这里改为皇家园林,被否了?”
“天子已经占了西苑三湖,他总不能把天下的好东西都占了吧,所以否了。而且避暑的皇家园林修在承德城,比这气魄多了。
秦皇岛也修了一个海边皇家避暑庄园,在阳台推开窗户就能看到海,比看这个小水泡要舒坦多了。”
“朱公子果然不是凡人,境界高远。”
“少拍马屁了,继续介绍吧。”
“是。朱公子,这七里泺原本是通惠河的水源。”
“通惠河的水源?”
“是的。通惠河乃前元郭守敬主持开凿的,漕运从通州可直达大都城内积水潭、什刹海。积水潭以上的河道叫三里河。
三里河出自昌平神山泉,南汇一亩、马眼二泉,绕出瓮山后汇入七里泺,再东入都城西水门,贯积水潭什刹海,又东至月桥,入内城,南出都城东水门,过大通桥,又东五十余里至通州,入白河,也就是现在的潞河。
只是三里河在元末时淤废。国朝成化、正德、嘉靖三朝都反复疏浚过,但昌平一带的泉水还是日见干枯,丧失漕运功能,仅仅维持七里泺、积水潭、什刹海等海子的水量。”
朱翊钧走在湖边,触目之处无比荒芜,湖水荡漾,周围全是芦苇丛,跟记忆中的昆明湖景色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