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们可是能轻松调集全球的资源,只用于全新九章五号的制造,效率上肯定不是以前能相比的。
因此在今年内,便有望完成九章五号的升级。
届时全球量子计算大会,也可以继续召开。
另外,征途号那边。
徐源也并非完全不管,把事情全部丢给何鲁平和伍德教授两人。
除了经常进行视频线上会议,听取其他人对征途号星际飞船的进度汇报外,偶尔他也会临时返回制造基地实际探查情况。
主要哪怕升级九章五号只是几个月时间,对徐源现在来说也不算短了。
肯定不能一直待在庐阳。
只能说眼下需要他的地方,还比较多。
时间转眼进入到十一月份。
虽然天气逐渐转凉,但却影响不了量子创新研究院科研人员的热情。
2o29年11月22日。
周四。
上午十点左右。
量子创新研究院所有科研人员,全部汇聚在宽敞的科研厂房内。
此刻呈现在他们视野中的,是一台造型还算规整的特殊设备,其旁边还连接着几块大屏幕。
是的。
他们所看到的正是升级后的九章五号。
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称作九章六号才对。
和之前的九章五号不同,因为徐源对设计方案进行了新的修改,所以外形上也生了巨大的变化,看上去倒更加像是一台电脑。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所做的事,终于有了成果。
针对九章五号的升级顺利完成。
今天大家聚集在这里,就是要对全新的九章六号导量子计算机,进行计算和纠错等方面的测试。
虽说大家都绝对相信徐源,确定升级后的六号在各方面表现都要过五号,但毕竟不知道具体的数据,还需要经过系统的详细测试才行。
另外针对测试得到的结果,也可以进一步安排之后九章六号的应用领域。
“徐席。”
“各方面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展开测试。”
潘宪峰这时有意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以较为平静的表情同身旁的徐源说着。
实则内心早已激动的不行。
不知道经过徐源升级后的九章六号,其表现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
相信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
而不单单是他自己,周围其他科研人员,此时都不免呼吸有些急促,仿佛是在见证什么历史性时刻。
就连站在徐源身后的秦鸣,整个人看上去脸色都显得有些涨红。
因为徐源,他也有幸参与了九章五号的升级,并且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眼下到了揭晓成绩的时候,不激动就怪了。
毕竟他才二十多岁。
徐源听到潘宪峰的话,并未过多指挥,只是点了点头表示知晓。
至于周围大家的神色表现,他也都看在眼里。
对此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