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导材料实在太过特殊,正是因为它的存在,可控核聚变才变成了现实。
如果用在导量子计算机上面,同样会有极大的进展。
若对面已经研出更先进的量子计算机,那他们再在大会上宣布鱼鹰,恐怕就只剩下丢人了。
彼得教授显然也想到过这个问题。
但他神情却没多少波澜。
说明是比较有信心的。
将这番话听完后,未做迟疑,便立刻开口回答。
“常温导材料确实很强,但想要研出拥有更多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同样不是简单的事,除非那位徐席亲自参与研究。”
6◇9◇书◇吧
“但显然对方的重心都在太空探索联盟上。”
“所以,我不认为对面的导量子计算机,能过我们的‘鱼鹰’。”
量子比特会受到相邻量子比特施加的力的影响,从而导致互相干扰,导致计算机出现故障。
因此量子计算机拥有的量子比特数量,每次增加所带来的难度,都是无法想象的。
必须要平衡好各相邻量子比特之间的干扰。
如果是徐源参与研,他或许会相信,对方能研究出更先进的计算机。
不过眼下嘛,信心还是在自己身上。
但提起常温导材料,他目光中却不可避免的闪过些许遗憾。
尽管目前世界局势和以往完全不同,可像常温导材料这种东西,其他实验室想要得到还是不大可能的。
而自行去尝试合成,又无异于白白浪费时间。
所以想要使用常温导材料,去研究导量子计算机只能是奢望。
哪怕他有很大信心,如果自家的鱼鹰,使用上常温导材料,所拥有的量子比特数量能提升几倍,甚至突破五千都有可能。
梅斯特将彼得的话全部听完,虽然心里面仍旧存在着忧虑,最终也只是嘴唇轻微蠕动了下。
并没有选择继续往下说。
或许是徐源如今的名气威望,在世界上实在太大。
以至于让他们忽略了华方的其他科学家。
认为只要没有徐源的项目,那就不可能过他们。
当然无论梅斯特还是彼得教授,他们心里都清楚就算这次鱼鹰保持领先,也无法持续多久时间,毕竟到那个时候徐源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不过哪怕是仅在这次量子计算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在量子领域的领先,那也算完全值得了。
就这样。
伴随两人的谈话进行到这里,接着双方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纷纷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继续对鱼鹰导量子计算机的纠错进行优化。
争取在全球量子计算大会召开的时候,给全世界的人一个惊喜。
……
徐源并不知道,海外的其他量子实验室,已经在打全球量子计算大会的主意。
之后这段时间,他心思全在九章五号上。
密切关注着九章的升级进展。
有时现了什么问题,也会立刻找到潘宪峰进行商议调整。
所以进度上向前推进的非常快。
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