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家中似乎才记起你的存在,邀请了你和母亲参加。】【母亲难得穿上了锁在柜中的衣服,带着你一同出席了宴会。】
【宴会上高朋满座,人们推杯换盏,热闹非凡。】
【你也见到了谢家和其他家族的各院的小姐和公子。】
【个个艳丽不凡,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你穿着朴素,处于他们之间。】
【你想起母亲的话,“君子被褐怀玉,天行健,以自强不息。”】
【心中略无慕艳意。】
【你们母子在席间最偏的一处。】
【这次,你的父亲仍在边关,未能归来。】
【宴会逐渐达到高潮,各家纷纷为“谢玉”送上祝贺,连谢家的各脉也不例外。】
【一时间,祝贺之声此起彼伏,宴会中心的孩童戴着朱红宝玉,唇白齿红,眼中闪烁着神气十足的光芒。】
【有人高声祝贺道:“玉哥儿,长大了必定子承父业,为谢家再挣一个万户侯!”】
【谢家主母听后,脸上的笑意更加浓郁。】
【你听到这话,也拉着母亲的手,坚定地说:“观儿,以后也要挣一个万户侯。”】
【“不为谢家,只为娘亲!”】
【母亲笑着摸着你头。】
【宴会的氛围越热烈,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息。】
【坐在位的谢老太君也是满面春风,慈祥地看着在场的谢家子嗣,眼中满是欣慰。】
【谢家越兴隆!】
【觥筹交错,酒酣耳熟,宾客谈笑风生。】
【母亲此时站起身来,径直走到场中。】
【吸引了诸多目光好奇不解,只见一个柔弱妇人缓缓跪下。】
【场中喧闹,到是没有听清楚前面说了什么,只听见后面之话。】
【声音虽弱,却字字清晰。】
【“我一介卑贱女子,生如蒿草,命比纸薄,自是死不足惜,可是我儿谢观体内流淌着荣阳谢家的血脉,定远侯的骨血。”】
【“如今已经八岁,却还是待守在家,我多次委于学堂,或是请教于私塾,宗族未有体会。”】
【“谢家以礼仪立家,二叔也是当世大儒,如今养子不教,私德有亏,不和礼法,如何能继爵!”】
【宴会之中慢慢变得无声。】
【随着人群中想起八年前那桩“旧案”,整个宴会现场的气氛再次变得微妙起来。】
【“谢家私生子?”有人低声议论道,“难道就是当年那对在谢玉百日宴上求名的母子?”】
【世家风流事,在外的子嗣,或是在外养新妇,屡见不鲜。】
【可是,少有闹到明面上,尤其是大齐九姓大族。】
【儒家提倡治国修身平天下,认为要先扫一屋再扫天下。】
【然而,如果连家事都无法妥善处理,又如何能够服众,如何能够担当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呢?】
【谢家主母听后更是脸色阴沉,定远侯在边关,作为定远侯的正妻,她主管着谢家的后院,对于这样的家丑自然是不能容忍的,她目光凌厉地看向母亲。】
【也会误及她的名声!】
【儒家之道,最重教化之功,养儿不教父之过,此理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