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性格温顺,极少与人争执,多是拉着你绕开。】
【同年春天,母亲前往谢家宗族为你询问学业之事,你已六岁,到了该读书启蒙的年龄。】
【在大齐,以儒家思想治国,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朝廷选拔官员,亦是以科举选士,考核儒家经典。】
【更有童生试设立,只要年满七周岁便可报考,除了精通儒学外,还需通晓骑射,习练剑法。】
【宗族内,家中的主母面见母亲后话,“奸生子,先观其德行,不然以坏家门礼仪。”】
【谢家本就书香门第,不过你的父亲,定远侯以军功振家。】
【谢家的主母,以你的出身,否决你的学业。】
【母亲据理力争,却被驱赶出宗堂。】
【母亲回到院中,见你懂事早早等在门口,心中不由一软。】
【多年来受尽委屈,她鲜少落泪,但此刻抱着你,轻轻啜泣,心疼自己的孩子未能受到公正对待。】
【这一年,母亲的身体状况愈堪忧,身形日渐消瘦,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她吹倒。】
【同年的冬天,下了大雪,母亲的病情更是急转直下,变得十分严重,卧床不起。】
【在这样的艰难时刻,你们房里唯一的丫鬟也选择了离开。】
【几乎熬药做饭,皆是你一人所为,夜夜陪伴不敢睡觉。】
【母亲看着你站在还比你还高的灶台前做饭,还只有六岁的孩童,不由泪流不止,打湿了枕头。】
【好的是,第二年开春,你很开心,母亲的病出奇的好了。】
【母亲却对你说,“若是不给观儿求一个功名,她就算是是死也无法瞑目。”】
【你却“一本正经”道:“娘亲,不许说晦气话。”】
【你的学业还是没有着落,母亲决定先教你识字。】
【谢府又重新给指派了一名丫鬟,名为梧桐,她比你年长两岁,初入府门。】
【梧桐虽是丫鬟身份,身份低微,但母亲却从未对她有过责备,反而将她视如己出,悉心教养,教你们二人识字。】
【梧桐称你为少爷,但你却将她视为姐姐一般。】
【今年你已经七岁,开始懂事,也逐渐意识到“私生子”的身份让你在府中备受冷落,不受贵人喜爱。】
【更甚者,父亲对你心生厌恶。】
【你仅在谢老太君寿辰时,远远地见过父亲一次。】
【他英武雄壮,气宇轩昂,肩膀宽阔,仿佛能扛起你们整个小院。】
【然而,他却从未正眼看过你和母亲,只是在众人的簇拥中,笑着抱着比你小一岁的弟弟谢玉。】
【你的同辈兄弟姐妹都已开始上学,谢家也设有学院,供族中子嗣求学。】
【学堂吵闹,其中的谢家子弟多是旷课迟到,逃学。】
【用心者,只有寥寥几人。】
【而你,每次故意路过学堂门口停留,常常听的入神。】
【若是有府中管事现便立刻将你驱赶,不让你稍等片刻。】
【又过了一年,你听闻了比你小一岁的谢家主母的小儿子谢玉,竟然在七岁就破格考取了童试生。】
【谢玉自幼聪明,四岁读书,五岁作诗,六岁便能作文,被誉为神童。】
【为此,家中举办了盛大的宴会,汴京的显赫人物,九大姓人物带着家眷,公子小姐,都纷纷前来。】
【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