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求民生!
杜诲用手摸了摸上面的文字,深吸了一口气道:
“这燕王真乃明君!”
“有开天辟地之气象。”
宇文璃浅早先便知道,先生对6沉的推崇。
一旁的侍女轻声嘀咕道:
“是啊,一位潜心修道十载,却对国事置若罔闻的明君。”
天下有这样的明君吗?
6沉的十年修道,始终为儒家学派非议。
石碑之下,尚有几行字迹!
“唯才是举,不问出身!”
“乱世之中,不辨高门蓬户之别,不分贵胄草芥之异,更不视残躯完璧之差,唯才是举。”
杜诲阅后,目光愈炯炯有神,随即转身,似是不愿再踏入府衙半步。
“先生,何不深入一探究竟?”
他们都走了如此之远,已经到了门口,何不进去看看。
杜诲轻轻摇头,笑道:
“一国风貌,观其民,再视其官,便可知其国运之兴衰!”
“何须再看!”
宇文璃浅沉声地询问道:
“先生以为,这位燕王究竟是圣明之君,还是昏庸之主?”
杜诲答曰:“此问非我能独断,公主何不问询于全城百姓,乃至整个燕地的子民,以窥全豹?”
宇文璃浅闻言,陷入沉思,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街巷间穿梭的行人。
杜诲问道:
“公主,你认为这6沉是怎么样的人?”
宇文璃浅摇了摇头,心中倒是想到,前半生耗尽英雄气,后半生求仙问道!
杜诲缓缓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滋养万物,而籍籍无名。
“儒家讲究外王内圣,外表有着王者一般的气质,施展王者一样的治国才干,内心有着圣人的德行和修养,内有圣人之法,这是自古君王,最高的评价。”
“历史上的第一王朝,是那位力举九鼎的霸王建立,虽强盛一时,却因外霸中干,仅历二世便走向衰败。”
言及此处,杜诲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这位燕王治国,乃是外道内圣。”
“是为无为,而无所不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