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诲先生闻言点头,心中暗自思量,这样的设置,无异于将权力分散,虽名义上知府仍为一城之主,实则已是将治理之责分担给了更多人。
马夫接着说道:
“原本啊,这府衙是打算建得更为宏伟壮观的,但燕王殿下有旨,府衙不应以大小论威严,更不应让百姓心生畏惧。因此,便建成了眼前这般规模。”
“我是觉得燕王的话,很有道理。”
马夫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燕王的敬仰之情。
侍女脸上还是有着不服气。
她也是在皇宫之中长大,从小跟着公主识字读书,见识怎么会弱于一个车夫。
杜诲点头道:
“府衙之名,不在其高,而在其治,官员之贤,不在其位,而在其心。”
官府之威严,非在于屋舍之大小,而在于民心之向背。
车夫在原地等待。
三人缓缓走向府衙。
门口没有两尊石狮子,只有两盆兰花。
这个石狮子也叫门当,只有皇族和官府才有资格摆放。
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叫做“户对”。
“户对”的多少与官品职位的高低成正比。
这堂堂府衙之地。
既无门当,也无户对!
只有在左侧立着一块石碑。
三人驻足在石碑面前。
大门敞开着,两旁并未设立护卫,只有偶尔进出的人群,面带平和之色,没有丝毫的拘谨与畏惧。
这样的场景,与宇文璃浅心中所见的威严府衙不同!
她脑海之中突然崩出那一句。
“府衙不必造的高大,免得百姓害怕!”
杜诲看去石碑上的文字。
前文只有短短几个字!
“重在民生!”
“苟利于百姓,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天命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法!”
宇文璃浅她们二人之前来看过,知道上面所写文字。
“先生,这石碑上所刻文字,正是出自燕王所著的《治北政要》开篇。”
此书在燕地广为流传,虽然后半部分被燕王府视为最高机密。
可是这短短几个字,她第一次读来便觉得震颤人心。
难怪韩国和楚国会把此书定为禁书。
不畏天命,不畏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