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开始为以后的自己而默哀,甚至开始脑补自己宁静的生活会被粗鄙、邋遢的安大妮搅得一塌糊涂。
安妮不知道刘梅的脑补,如果她知道的话,只会跟她说一句:亲,你想多了。
来之前,安妮就知道军属院会有矛盾、纷争,也清楚城里、农村这两派军嫂的计较,但她绝不会掺和这些。
她的世界是更为广阔的星辰大海,而非女人间的鸡吵鹅斗。
随后,安妮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整理了三天,安妮终于将新家收拾妥当。
放眼家里没有什么像样的新家具,却也干净、温馨。
张大海照例请同事、战友们来温锅的时候,大家对这个极具军营特色的新家,纷纷赞叹不已。
就是对安妮有了偏见的刘梅,也忍不住满意的点点点,虽然家具不成样子,可胜在干净。
看来这个安大妮也不是一无是处啊。
很快,刘梅就发现,人家“安大妮”何止是这点儿优点,人家简直就是个女能人……
第450章农家极品大嫂(二十七)
经过半个月的整理、适应,安妮和孩子们在家属院的生活步入了正轨。
张小满和张银锁两个大些的孩子,被张大海安排去了驻地附近的红旗生产大队小学上学。
张小雪则被送进了部队自己办的育红班,班上的孩子基本上都是部队子弟,老师则是两三位军嫂。
红旗大队小学距离驻地略远些,孩子们中午赶不回来吃饭,便带了饭在学校吃。
育红班中午管饭,张小雪也不用回来。
所以,安妮的时间便多了起来。
她用张大海从军需部门拿的一块军用帆布做了个背带,将小儿子张宝锁背在身上,这样她的双手也被解放出来。
这天清晨,送走了三个孩子,安妮便拿了水、干粮和盐巴,背上小儿子,准备去驻地旁的深山。
“哎哟,安妹子,你这是干啥去啊?”
说话的是一连长家属崔胜男,也就是那位在老家当过妇女主任的军嫂。
她觉得跟安妮是老乡,又听她也整天操着一口家乡话,很是亲切。
最关键的是,安妮看着非常干净、利索,却不会嫌弃有些邋遢的崔胜男。
其实,崔胜男也知道自己和孩子的形象不太好,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啊。
这年头,就是一块肥皂也要票,她家小儿子最是调皮的时候,一天给他洗八回衣服,他也能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
而且小孩子不知道好孬,刚摸了一把灰也会往母亲怀里扑。
崔胜男再注意,也时不时被儿子弄脏了。
现在国家穷,家里更穷,每个人一季也就那么一两身衣裳,脏了想换衣裳都没有。
至于洗,呵呵,天天洗衣服不光费肥皂,它也费衣服啊。
衣服要布票,而每个人一年才三尺布,就算攒一年,都未必能攒够一件衣服。
有钱的工人可以去黑市买布票,或是跟别人兑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