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父原还想着大伯刚出事儿,他家里就办喜事儿,多是不好,怕大房一家心有芥蒂,白子慕没想到这事儿,蒋父也是,就刚说出口时,才突然想到这回事儿。
见着堂奶奶几人高兴,没芥蒂,他才松了口气。
“白小子如今是没了家了,成亲那天定是不能呆家里。”堂奶奶说:
“让他去村长家,周老弟之前跟你爹关系不错,那是从小玩到大的关系,这些年也没少帮衬你,若是让白小子从他家里出来,他定是高兴,之前你周婶子还上家里来寻我唠嗑,聊了白小子两句,我是看得出来,你周婶子挺喜欢白小子的,说的时候总夸他。”
周婶子也不是瞎夸。
就像刘虎子,只一跑堂的,可人平日在村里,那是见了人都从不打招呼,有时人同他问好,要不是亲戚,他是应都不应一声,端着呢!
白子慕却是不一样,即使是刚来那会儿,路上见了人,人同他搭讪,他都是笑眯眯,主动得很。
一点都没架子,也丝毫没瞧不起人,同谁都能聊两句,周氏自是觉得他好的。
自古岳丈就少有看女婿看得顺眼的,不说旁人如何,就是蒋父对白子慕,那也是颇为满意的。
白子慕模样好,有出息,那真是没得挑。
硬要挑毛病,那便是偶尔不靠谱、爱驴人这两毛病了。
蒋父嗯了声:“我也是这么想的。”
堂奶奶缝着鞋垫,道:“那你明儿就过去寻你周叔,同他说说这事儿,别空着手去,割个半斤肉啥的,这婚事咋的办,他都懂,如今都月底了,时间有些赶,叫他给你找些人,让他们办事那天过来帮帮忙,白小子可说了,对这婚事有啥子要求没?”
“没有,说让我看着来。”蒋父道。
“那你是想大办吗?”堂奶奶问。
“嗯!”
“想请多少桌人啊?”
蒋父昨儿就想好了:“二十来桌左右吧!”
堂奶奶怔了会:“那可得去不少银子呢,大牛成亲那会儿,十八桌,就花了三两多银子。”
大伯娘在旁边补了句:“就这差点都没够。白小子上次发工钱,不是拿去买了棉花了?如今银子能够吗?”
办喜事,多是废银子,虽说菜都是自家种的,不用买,粗粮也不算得贵,但肉和酒就贵了。
肉一斤十来文,酒一斤也是差不多这个价,这两样,若是买得少了,不行,会被人指着脊梁骨说抠门。
所以若是银子少,家里不宽裕,大家是宁可少请些人。不然请多了,菜少酒少不够吃,那就要被人传闲话了。
白子慕工钱一个月多少,大房是不知道的,但村里人都说,起码的四两往上走,最多便是五六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