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这种做派,是在搞法西。斯式的个人崇拜。
学校里有很多学生,家中长辈在KMT做高官,习惯了作威作福,也有很多学生,思想开明,认为KMT的很多做法,都欠妥当。前者便把后者拖到人多的地方,一顿狂揍,以示警戒。
他出于正义感,向校方投诉。
但他人微言轻,没能替遭到暴打的同学,讨回公道。
反而被扣上了『异己分子』的帽子,勒令退学。
当时,他族中的一位表哥留学德国归来,出任国立中。央图书馆的首任馆长。
见表弟落难,就把他招到身边来,安排在阅览组,做了一名图书馆管理员,每天的工作,就是登记借书和还书。
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份天底下最好的工作。
武侠文学十二宗师里,就有三位,正经干过图书馆管理员。
第112章
秦庚VS幽云十六景4……
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很轻松。
在这期间,秦庚除了阅读大量的英文版西方文学,还跟几个穷学生,创办了一份以译作为主,传播美学的《四海》杂志。
几个创业的年轻人,没有启动资金,也没有印刷厂。
除了一腔火热的激情,什么都没有。
他们找上了青云书局的周老板,晓之以理丶动之以情,直至周老板松了口,同意先赊帐,给《四海》杂志的第一期印了5000份。
45年春,《四海》杂志面世,很快销售一空。
在金钱与理想的双重鼓舞下,他们马上着手编辑第二期。
谁成想,当局为了弥补财。政赤字,不断增发法币,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钱越来越不值钱,赊帐就意味着贬值。
周老板是个商人,没打算亏自己的钱,来帮这几个年轻人实现理想。
《四海》杂志的第二期,就这样胎死腹中了。
时势造悲剧,创刊号成了终刊号。
秦庚心中,刚点燃的存钱留学的希望之火,就被现实的冷水,浇灭了。
**
*
俗话讲,东边不亮西边亮。
在他厌倦了借书丶还书的乏味工作之际,等来了另一个好消息。
他族中的一位堂哥,留学A国归来,到沪市就职法。院院长。
听说,堂弟被迫中断了学业,在了解了他的志向后,从中斡旋,给他安排了一个插班生的身份,进入东大,攻读外交相关的国际法专业。
48年《新月晚报》公开招聘两名电讯翻译。
由于福利待遇极好,午丶晚两餐免费,鸡鸭牛羊鱼肉随便吃,员工晚上加班,单位还会派车送回家,报名人数多达3000。
秦庚的英文水平非常高,近乎过耳不忘。
A国的广播新闻,他听一遍,就能大致不差地,全文翻译出来。
因而,从这3000多人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