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杰撇嘴,“要是养鱼一年能赚十来万,我还读什么书?”
被父母一起瞪了一眼之后这小子总算是消停了。
不过还是有些不服气。
咱读书是为了啥?不就是为了赚钱将来过好日子吗?
都能赚十来万了,还读什么书?
夏可晴:……
不得不说,这臭小子说的还挺对。
只是人的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各自的使命,什么年龄段就干什么事,要不然等过了这个阶段就会后悔。
其实夏可晴说的有个同学家里养鱼赚十来万就是扯淡。
这可是八十年代。
或许有吧,但她说的是穿书前。
她真有个同学家里是养鱼的,一年当然不止十来万,那得是几十万。
但现在不是八十年代吗,怕吓到家人,所以她稍微改了改,结果没想到,还是说多了,给家里人打了鸡血。
“孩子爹,那要不,咱们就干?”
如果是别人说干鱼塘,承包土地,开办果园,那他肯定是不敢做的。
这些也是要投入成本的,养出来的鱼卖给谁啊?
到时候全赔了,什么都没了。
但现在说这些话的是自己最有出息的长女,夏父也被说动了。
孩子出息了,当父母的也不能拖后腿不是?
孩子说得对,他跟孩子娘还年轻,当然得折腾折腾了。
再不济也就跟以前一样。
沈家都翻身了,还打算给三个儿子申请宅基地,他们老夏家不能申请宅基地,但闺女愿意出钱给家里翻修房子,他们这当爹娘的还能腆着脸什么都不干?
虽说作为闺女,孝敬父母是应该的。
但碍于世俗传统,以后这房子肯定是留给儿子的,大闺女和小闺女始终是吃亏的。
所以夏父夏母就决定,折腾起来,万一成功了,当父母的还能补偿两个闺女儿。
如果失败了,那再不济他们也努力过不是?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过了初六,整个石峰村一改悠闲安逸的模样,开始忙碌起来。
这也算是石峰村的传统。
初六都过了,年算是过完了,新的一年要开始了。
新年要开始新一轮的积累,所以要忙起来了。
很多在外面打工,过年回家的年轻人基本上也就初六开始踏上回程的车。
不过,这段时间村子里就发生了好几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