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也是,这趟大巴车不可能隻运行今天这一趟,售票员也不可能隻进行这一天的规则介绍,那麽想来,同样的规则和问题她已经介绍和回答过很多遍瞭,所以理所当然地会对重複累赘的提问感到厌烦吧——
但是即便是如此厌烦,她也不能抗拒规则赋予乘客的两次提问权……
这个提问的机会也许很重要,要谨慎使用。
身后,大妹拍瞭拍他的肩膀——迟欲把一张便签递给她。
“个人?”大妹喃喃自语,“为什麽要强调个人?”
她有些担心:“难道强调个人是不允许我们结盟吗?”
“我倒不那麽觉得。”
迟欲说著招招手,让大妹靠过来,同她耳语瞭一些什麽。
那个夫人侧过脸,远远地瞥瞭两个人一眼,然后什麽都没有说,隻是垂眼看著自己膝盖上的书。
白净的、却又苍老柔软的手指拂过封面上的几个大字。
耳边又响起瞭顺子那有些怪异的声音:“阿弥陀佛……”
大巴车还在行驶当中。
规则介绍也在继续,售票员开始瞭第三条规则播报:
“3车票是确保您能够享受全部乘客权益的重要凭证,由售票员在发车后依次分发,请不要随意撕毁或者丢弃,保持车票完整,以供途中检验,但是也请不要带离站台,车票的合理处理方法为下车后,撕下票根,确认乘客资格作废,同时将票头投入站台边的垃圾桶方可离去。”
接下来,售票员又对这一规则进行瞭几乎完全一致的重複。
这次没有人对这条规则有任何异议。
售票员于是开始分发车票。
普通的车票,或者说因为过于古老,甚至因为款式落伍而显得有些少见。
车票非常纤薄迷你,大概也就半截手指长,分为票头票根,上面印著的信息很少,票头上印著目的地和时间编号,票根上则印著车票价格面额。
迟欲的那张车票的票根上的面额显示为3元。
但实际上,他并没有为这趟大巴车之旅有任何付费。
而且,三元?耗时几乎要一天的长途大巴车的票价再低廉也不至于这麽低吧?
转头,大妹给他展示瞭自己手上的车票,面额处标著罗马数字1:
1元。
这更低瞭。
迟欲给她看自己的,对方也有些惊讶:“俺们不是在一个地方上车的吗?”
怎麽车票价格还不一样?
售票员咳嗽瞭一声——她似乎察觉到瞭车票引发瞭乘客们的疑惑,已经做好瞭为疑惑的乘客解惑的准备。
但是迟欲和大妹都不想为此浪费宝贵的提问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