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笑道:“只要按照现在的展度,我觉得还是可以很顺利就达到3人的。”
李主任想一想,何雨柱说话一直不喜欢吹牛,有一说一,就说:“那你详细的解释一下。”
何雨柱说:“其实也没有多大的道道,只要街道不把资金抽回去机械厂账面上的利润就可以用用来购买原料,车床是咱们自己生产的只是付出一些工钱,这样扩充的成本就会很低。”
李主任点点头,车床现在可都是罕见的设备,现在全国一盘棋都向规模工业上进行靠拢,很多省和市都要求地方建设自己的小工厂。
建厂子第1步就是要有车床,可以生产零件。
或者直接采购零件,这最近找上门,要求订车床和零件的单位也逐渐的增多。
何雨柱也有了提出建厂3人第1步计划的底气。
眼下工厂只有五六百人,所以李主任刚开始听到要建成3人工厂的时候,确实吓了一跳,相当于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充了5倍。
3人的工厂,在之前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这可是街道的产业,最少可以为街道解决25人的就业问题。
李主任问:“需不需要街道再进行资金上的投入?”
何雨柱说:“刚开始确实是需要街道进行资金投入,但是我们之后几年等生产出来后可以再把钱还给街道。”
反正大部分的利润都是要上交给街道的,所以何雨柱并不指望这个工厂为自己谋私利。
自己空间中的现金加上物品的价值早已经过了百万,这么多钱都花不出去。
自己想把机械厂进行扩大,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事业罢了。
现在还年轻,才2多岁,以后的日子还要长着呢,总要有个事情干。
总不能天天无所事事,当个街溜子。
李主任说:“街道上也没有多少钱呀。”
然后问:“莫斯科那边就不能再送一批罐头吗?”
何雨柱反问:“你能弄来车皮?这可不光是咱们国内的,还有包括从口岸一直直达莫斯科的车皮。”
李主任摇摇头开玩笑的事情,他哪有这么大的能力解决莫斯科国内的车皮呀。
“还是谈谈工厂的规划问题吧。”
何雨柱可不想再跑一趟莫斯科了,上一回闹了那么大的事情,也就是现在消息闭塞,这边都还不知道。
拿出草图说:“我是这么想的,要把旁边这一片圈起来,重新兴建车间,以后把高炉这一块,车床生产这一块,内燃机生产和通通用零件的生产都分开,各自一片车间,做好周围的配套设施。”
数千人的工厂肯定不能都聚,聚集在一起。
别的不说,光是食堂问题就不可能一次解决。
轧钢厂上万人的工厂都有十多个食堂,分散在工厂的各处。
加上办公区仓库区,职工宿舍,家属区,接待区都要做好规划。
李主任点点头说:“看来之前你是深思熟虑过的,也好,这个计划我先拿回去,再找别人商量一下。”
“有所改动也是可以的,我这也都是闭门造车,肯定也有没有想到的地方。”
两人谈完后,把李主任送走,这个规划也也不是一步就可以完成的,从现在的五六千人,最起码要两年的时间才可以扩充到接近3人的规模。
毕竟产业工人需要从头进行培养,车床生产出来了,没有足够的操作工也是一堆废铁。
把许小妹叫过来,问起培培训工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