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枉叶胥这么天,每天都要来看看幼芽的长势,那架势恨不得把心留在地中。
土豆和红薯的收获也很是喜人,许是这土豆不算是优质品种,此次土豆亩产在5000斤左右,并没内达到理想中的8000斤,但是这个产量对于叶胥来说也很是不错了。
此次收获的红薯就没有土豆那般多,但同水稻的产量相比也不少,此次收获的红薯在4000斤左右。
而且叶胥种植的那些什么茄子丶西红柿还有辣椒什么的,此时也都到了成熟的季节。
慢慢的也能吃了,现在是这些农作物的头一茬,不出意外的话,这些茄子丶西红柿和辣椒什么的,一般能摘个五六回。
叶胥看着眼前收获的土豆和红薯,很是兴奋,他仿佛能看到百姓们吃饱后满足的笑容。
叶胥再次喊来了几位县令,告知了他们这土豆和红薯的亩产量,也将正确的种植方法告知了他们。
毕竟这东西不像是水稻那般需要种植在水田中。土豆和红薯不像水稻那般娇贵,只要种到地里即刻。
再者说,这里的气候合适,也适合种植,不出意外的话,产量应当都不错。
当然,也要时刻注意害虫祸害茎叶。这就需要百姓们花费些时间和精力,需要在土豆丶红薯长出枝叶时,注意捉害虫。
叶胥将事情交代下去,嘱咐各位县令:「这些土豆和红薯是百姓们这个冬季的救命粮,等会我将这些东西发放给各位。现在这个时节,正是种植这些作物的好时候,你们发给百姓后,便让他们种下去,不出意外的话,百姓们能靠这些东西撑到明年。」
叶胥一想到明年就有些发愁,若是明年还不能种植水稻,他怕百姓们光是吃红薯和土豆不习惯。
毕竟这些百姓自小是吃米长大的,饮食习惯不同,叶胥怕他们适应不了。
叶胥这样想可当真是低估了百姓们的承受能力,之前在灾荒年代,树上的树皮都能煮了吃,更何况是这样能做主食的红薯和土豆,更别说煮后的红薯吃起来又甜又糯。
叶胥心中的忧愁无人知晓,百姓们的承受能力叶胥也不太清楚。
等各位县令要去领土豆和红薯时,叶胥便一人给了他们一本书,上面记述了土豆和红薯的具体吃法。
土豆可以直接煮了吃,红薯也一样;但是不同的是:土豆可以做成一道主菜,红薯切碎了同米一起煮着吃。土豆和红薯都能煎炸蒸煮。
总之,土豆和红薯的吃法,叶胥能想到的全部都写了上去。
像是如何做红薯干,叶胥也都写了上去,这样能长期保存红薯的方法,叶胥肯定时要写上去。
叶胥最后还怕县令不上心,仔细叮嘱道:「等这些东西发给百姓时,你们便将这土豆的产量和吃法告知他们。」
得到了这些县令的肯定答覆后,叶胥才稍稍放下心来。
等叶胥忙完了农作物的事情,便去了书院考察了一番,他许久没有来过书院,正好现在有空,离得也不远,叶胥就顺道过来看了一眼。
叶胥到时,正值学子们小休的时候,有眼尖的学子不经意间看见了叶胥,表情是肉眼可见的兴奋。许是他们忆起了叶胥上次来给他们授课的时候。
便上前行礼道:「知州大人好。」
叶胥看着一群学子对着他行礼,眼中的笑意很是明显,这些以后说不定都是朝廷的栋梁。
叶胥先是关心他们的学习,道:「夫子们讲的东西,你们可还能接受?」
学子们见叶胥主动问,更是激动,回道:「回知州大人,夫子们讲的内容,学生都能听懂。」
叶胥看着眼前学子的眼中的真诚,心中很是满意,见到有天赋的学子,叶胥满意的点了点头,心想:收到这样的学子,也是书院的一大幸事,若是将来做了官,不忘自己的初心,也是百姓之福。
他垂眸就看到了一群萝卜头在旁边站着。
想起之前承诺给那些米商的入学名额,现在就看到了米商之子,那孩童大约有五六岁,看起来虎头虎脑,很是可爱。
叶胥走到他面前,问到:「不知你可能接受了夫子们教授的东西。」
那孩童见叶胥蹲着同他说话,有些意外,毕竟之前在家,除了他阿姆,父亲一般都是站着和他说话,见叶胥蹲着同他说话,那孩童只觉得知州大人同他阿姆一般好。
那孩童面上很是苦恼的答道:「夫子总是说我字写的不好。」
说完可能是怕叶胥笑话他,便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脖子。
叶胥见那孩童答话时,愁的两根眉毛都要皱在一起,那模样似乎很是忧愁,说完还像模像样的叹气,似乎是遇到了天大的难题。
孩童生动的模样,惹得身边比他大的学子们无声发笑。
叶胥见这孩童这般诚实的回答,安慰道:「字写的不好可以慢慢练,咱们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