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小娇夫的首辅大人完结了吗 > 第136章(第1页)

第136章(第1页)

县令自然是知晓叶胥话中有话,当即表示这些粮食会一粒不少的送到百姓手中。

叶胥见县令明白自己话里有话,便带着他们去领粮。

粮食的发放是按照人头发的,老人,青壮年和孩子的份量是不一样的,一名青壮年能领到半石米,一位老人和孩童两个人领半石米。

这些粮是叶胥按照两个月的量给百姓们发的,等两个月后,朝廷送的粮就到了

县令到时,叶胥就已经拿了每个县的具体情况,按县令手中的人口发粮。若是人口有偏差,多了就平分给百姓,少了便来找他要。

等叶胥将三个县令的粮食全部发放完毕时,已经过了三天。

县令们最后一合计,觉得这么多粮食,定然是把叶胥的家底都掏空了,毕竟现在楚庭的粮价这么贵。

第119章这下几个县令可算是想……

这下几个县令可算是想错了,叶胥对于楚庭粮价这个事情早在没有赴任前就已经计划好了。

所以叶胥此次让管家去买粮,压根没有像几个县令想像中花的那样多,因为他刚来时只找了州府的米商们商量价格,之后便一直在忙事情,就没有空下时间去地方找那些米商们。

因此这州府的米价多少是比地方的价格少一些,只是这些县令不知晓罢了。

叶胥之前是打算将香菇一事办好后,就去整治一下地方的米价,可是香菇事情完了之后,他就一直在忙书院的事情。

等书院的事情不用他操心之后,又忙着造纸丶办工厂这些事情,等叶胥有空休息一两天时,就在陪陶青。

因为之前在他的计划中,陶青是没有怀有身孕,但计划赶不上变化,陶青自这胎稳定后,便被诊出双胎,叶胥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于是叶胥稍微能空下时间就陪着陶青,生怕陶青胡思乱想。这便没有时间下去整治一下这乡下的米价。

不过还好,这州府的米商一般在这地方上也有商铺,所以地方上的米价也没有涨很多。

叶胥之所以一上任便整治米商,是因为他知晓在这个时代,粮价不受官府的掌控,粮食的价格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定的,一般市场需求同价格成反比,尤其是在有灾情时,米价更是让百姓们可望不可即。

虽然米价寻常百姓一般也不会买,因为在收获后,他们会留一些存粮在家中。

一般买米吃的人家都是住在镇上的,但镇上的有钱人就那么多,大多数还都是能裹温饱,若是这米价上来了,最先吃苦的便是这镇上人。

所以叶胥在刚赴任的第一天就将各位粮商们聚到一块,明确的告诉他们:现在楚庭的米价不能涨。

叶胥话音刚落,就见各位米商脸上的表情不太对,如今正值楚庭旱情,还就属他们的地区最严重,他们能在这个时节赚上一笔。

可刚上任的知州大人竟不让粮食涨价,这不是断了他们的财路。

一时间,所有人都在暗地里斥责这知府不会做人,不愧是毛头小子。

叶胥见几人的表情不对,当即抛出了诱饵道:「诸位的年龄同我父亲一样大,想必各位家中定是有同我一般大的孩子。」

叶胥话说完,顿了顿,道:「不知诸位家中的长子,是否参加了科举?」

叶胥显然是明知故问,当今律法明明规定商人之子不能科举。

叶胥话音刚落,脑子转得快的商人脸上已经不那么难看了,脸上甚至有了些许喜色。

他们瞬间就明白了叶胥话中有话。商人们想可能他们会用丧失一些小的利润,换来家中的子嗣一个科举的机会。

众人甚至隐隐的有些期待叶胥接下来的话。

有人接话道:「知州大人怎的这样说,朝廷的律法可是规定商人之子不能参加科举。」

叶胥听完这话笑了笑,道:「若是你们能控制着这粮价不涨,那我便送各位家中一个科举的名额。」

叶胥来时,已经同皇上说好了,要皇上特意给他这个特例。

茅荣郅原本是不想的,若是他开了这次先例,那以后会有更多的人想要这个先例。这律法岂不是成了摆设。

叶胥也不让茅荣郅为难,道:「陛下,若是这些商人有功呢?」

茅荣郅觉得叶胥这话很是新鲜,一个商人哪来的功劳,商人不愿从军建功立业,又不能科举入仕做官。

顿时来了兴趣,便问道:「朕倒是好奇,这商人如何能立功?」

叶胥道:「若是他们不趁机抬高粮食的价格,百姓们能用正常的价格买到粮食,这样就不会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如此一来,又怎么不算是大功一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