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皇后和大皇子身后已站稳数位大臣,淑妃和珍嫔早已倒戈,如今就连庄妃和贤妃,说不定也早没了心思,要是大家都往上挤,她和皇儿说不准还有点希望,如今她可不敢赌。
争来争去,又有什么意思,以前的日子难道有现在好过吗?连皇儿都比以前开心不少,有这心思,还不如像庄妃一样,开始给皇儿物色王妃。
大皇子也十八了,不知道皇后娘娘什么时候给大皇子选王妃,这大皇子不成亲,下面小的总不好结在前面。
不过连太医都说,那事太早了对男女都不好,先物色起来,等两年再成婚也行,如今就盼着陛下出关,千万别胡乱给孩子们指婚,她当年身不由己,如今只想皇儿找一个知心人。
宫外,得知陛下明日出关的消息,已经熄灯的丞相府不到一刻钟灯火通明,来来往往的大臣商议着如何清理皇后曾批阅过的痕迹,还要防范那些一直摇摆不定心思有异的朝臣向陛下进言。
这八年,可以说是他们为臣以来最舒心的八年,大家不必再担惊受怕,只一心将自己的本事运用到政事上,他们是亲眼见证百姓的生活是如何变好的,这一切可以说都是皇后娘娘的功劳。
若不是娘娘拿出新的粮种,灾地的百姓不会以最快的速度休养生息、复原重建,若不是娘娘改革升官制度,朝野不会清除毒瘤、逐渐清明,若不是娘娘让女子参与社会生产,他们宣国的经济条件也不会像现在这般优渥强盛,还有边关南地等地方政权,无一不在娘娘的影响下变得越来越稳固。
可以说娘娘掌权,完全是民心所向,但这一切都是背着陛下进行的,若是被陛下知晓,岂不是要闹翻天?
毕竟他们虽向着娘娘,但当初为了方便,娘娘的功绩并没有宣扬出去,一切的调令都是暗中进行,许多军队效忠的也还是陛下,要是陛下追究,事情就难办了。
怎么好好的,陛下就突然要出关了?
八年不曾管理朝事,若还是狐疑之性,岂不是要拿人开刀重整往日威风?毕竟以他之前的性子,完全做的出来。
此时皇帝还不知,不管是前朝还是后宫,竟然都没有几个希望他重新掌权的。
母仪天下
次日清晨一大早,后宫各妃都来给宋夏请安,看着都十分憔悴的样子,宋夏看得好笑不已。
“怎么都这副模样,昨日没睡好吗?”
淑妃叹气:“娘娘,您还笑呢!”
“前朝稳固,后宫和谐,皇子们也个个出色,本宫是该笑啊!”
“可是……”
“无碍。”她平静的朝众人看一眼,就这一眼,让大家的心都静了下来,也是,皇后娘娘如此有能耐,肯定有办法应付陛下的,他们不该瞎担心。
“本宫行得端做得正,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更无愧于任何人,陛下就算知道了什么,也不能强加罪名在本宫身上。”
众人只能祈求但愿如此,若是陛下真的追责皇后娘娘,那她们就是想尽一切手段,也要搭救。
巳时一刻,是清风道长算好的良辰吉日,陛下在百官的迎接下风光出关,他看上去双眼有神,面色红润,身姿健壮,比同龄的官员要年轻不少。
见此,他哈哈大笑着调侃:“程尚书,你是肱骨大臣,可要好好保养啊!”
程尚书恭敬行礼:“陛下洪福齐天,乃百姓之福,微臣哪里比得上陛下?”
皇帝本来对闭关八年之久颇有怨言,闻言对清风道长的最后一丝怨怼之气彻底消散,虽然修行的时间久了些,但不得不说,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好些比他年轻的朝臣,都比不上他精神。
他再朝后妃们看去,一个个也都老了,连丽嫔都变成了庸脂俗粉,无趣。
丽嫔曾为了争宠,曾费尽心思的研究他的喜好和表情,所以他一个眼神过来,丽嫔就知道他什么意思,顿时被气笑了,嫌弃她们?殊不知大家都是故意为之呢,当谁愿意伺候你似的。
“众爱卿平身,今日大喜,朕决定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闻言,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的眼神霎时就变了,关在天牢和发配边疆的都是大奸大恶之人,陛下大赦天下,这些人岂不是没了惩罚?若连罪责都能赦免,司法岂还有公信力和震慑力可言?
但陛下现在正在兴头上,而且还是出关后的第一道圣旨,他们若是贸然违抗,只怕得不了好,朝皇后望去,只见皇后娘娘也朝他们摇了摇头。
算了,陛下虽下了圣旨,但他们下面还有操作的空间,看皇后娘娘有什么指示吧!
还好这些年有皇后娘娘,不然皇子们不会这样和谐,各位皇子身后站着的势力,也不会这样安静,好好的,陛下出关做什么,继续修他的长生不老之术多好。
难道是功法大成?这要是还像以前一样多疑,只想着权衡之术,只怕朝堂很快又会乱起来。
两人又看向其他同僚,只见一个个都是恭敬异常,从面上看不出任何担忧之心,啧,都是老狐狸啊,只希望不要变了维护皇后娘娘之心才好!
这一日,皇帝没有过问朝事,而是大肆邀请百官,似要将这八年清心寡欲的生活重新活回来,极尽奢靡。
后妃们见不惯那荒诞的场景,早早的回了后宫,然后又不约而同的去了凤仪宫,一个个皆是一脸同情加担忧的看着宋夏。
“你们这是什么眼神?”
贤妃不忍:“娘娘,按照规矩,陛下今晚可能是要歇在您的宫中的。”
宋夏哂笑:“原来是因为这个,放心,陛下瞧不上本宫,如今也有更鲜嫩的选择,大概率不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