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大周取消了丞相的职位,内阁便用来辅佐皇帝决议。
那时的内阁,只是与翰林院相同的内部机构,并没有凌驾在六部之上。
后来一系列的加强过后,内阁就从辅助型的决策机构,变成了现在统领六部的机构。
但是每个朝代的内阁,权力都不相同。
先皇时期,十分的勤政,任何事都会亲力亲为,所以内阁的权柄不大,也经常撤换内阁的辅次辅。
辅威望不足,内阁堪称摆设。
当时坊间都流传,“纸糊阁老,泥塑尚书”。
但是到了本朝,李天比起先皇,那是根本都不勤勉。
于是权力更多的下到了内阁身上。
唐孝仁和贾仁义,都是老成持国的大臣。
唐孝仁更是才干显著,现在内阁的权柄之大,应该是大周之前朝代都难以想象的。
这样的辅大人,称得上一句“真宰相”!
这种“真宰相”,谁又不想做做呢?
唐孝仁和贾仁义同时离京,那一定会有人替补入阁。
现在朝廷拥有入阁资格的,也就六部尚书。
按照惯例,唐孝仁引荐自己的替补人选,吏部尚书。
贾仁义也引荐了自己的替补,礼部尚书。
不可以!
如果按照他们的引荐来,那岂不是还得延续二人的政策?
不行!
李天喊来小魏子说道:
“小魏子,六部尚书里谁的名声最好?”
小魏子立马跪下来说道:
“回禀陛下!”
“吏部尚书武珲人,两袖清风,在职清廉,在官场的风评最好!”
“奴婢也确认了,武大人在京都的房子还是租的,在老家也没什么田产,的确是两袖清风!”
这种绝对不行!
李天示意小魏子继续说下去!
见陛下不满意,小魏子继续说道:
“吏部尚书沈春田,出身余杭大户,为官刚正严谨,在京都风评很好。”
qu4。。qu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