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天命在我桉柏晋江 > 第467章(第1页)

第467章(第1页)

能烧起来就好,烧不起来,也不至于给梁国造成损失。

看是武国的应对比他们预想中要好,就连那些被派到流民之中生事的暗钉子也被一一拔除了。

回想起军报,吴英面色算不上好。

「武国军攻下三城之后,附近至少有十几万流民都在向那边聚集,他们听信了民间传闻,认为武王天命所归,能使妖魔退去,跟着武王就有活路。如此庞大的流民,必然会作乱生事,军队难以镇压,粮食也不够。如果武国不施舍给他们粮食,城中就会生变……」

姬成墨也苦笑着道:「所以为了更好地治理流民,武国放缓了脚步,据守那三城。」

「父王不是也知道了吗?城中探子来报,为了让那十几万流民有活路,武王下令将军粮分给平民,现在他们粮食不够了,补给有些困难……」

现在城中的探子似乎是已经被处置了,许久没有新的消息传来。

梁王听闻此言,脸上产生了一瞬喜悦的表情,他忙不迭道:「这不正是一个好时机吗?我们切断他们的粮食供给路线,将他们围困在城中……」

「还有将军粮分给平民,那些士兵会没意见吗?可以趁机在城中鼓动他们,让他们对武王产生不满之心。那些军粮可是所有人的活命粮!我不信那些士兵会心甘情愿把粮食让给那些流民。」

吴英看了梁王一眼。这确实是个好主意,看来梁王也不是脑子发昏,什么都想不到。

很快梁王这边的人就着手去办了。

一支三万人聚集而成的兵马尝试绕道,切断武国粮草供给,然而在城中煽动武国军对武王产生不满的计策却并未成功。因为他们的探子太少了,已经被揪出来了八成,每个探子都是当众处死。

流言一散播,据守城中的武国军就开始查清流言抓人,很快就将那些探子杀了个干净。

梁王气得捶胸顿足:「武王的民心当真如铜墙铁壁?不可能!」

民心或许不是铜墙铁壁,但是武王接下来的举动足以引导民心。

散布流言的计策不仅梁王能用,武国同样能用。

首先是安民之策。

她命令将士们在城中平民和流民之间当众数梁王之罪,言辞犀利,直接扒下了梁王的遮羞布。

首先是指责梁王杀亲,先是谋害父亲,然后又杀了所有可能与他争位的亲人,连年幼稚子也不放过。

梁王在朝堂之上排除异己任用奸邪小人,而那些真正的清流大臣却被他打压排挤,抄家灭族。

随后是指责梁王无能丶不仁,不能安抚流民,不能治理蝗灾,流民之中已经发生了人相食的惨剧,而梁王却不闻不问,少有开仓济粮。

梁王为君,如此昏庸无道。武王仁慈,又是天命加身。

今武国攻梁,诛此昏君,更是顺应天道,顺应民心!

商悯甚至还让人在城里面安排了几个托儿。

上方的将士每念一句:「梁王姬桓面对流民不思赈灾,反而施以镇压驱赶之策,百姓民不聊生……」

下方的托儿就会附和一句:「俺们亲戚全家都死在了逃来这里的路上,俺家孩儿被野狼叼了吃!梁王如果治国有方,俺何至于落到如此境地!」

上方将士接着念:「梁国妖魔乱象丛生,武王不忍百姓受苦,是以发下《捉妖全策》,遍寻有资质者,望全民捉妖,全民除妖!然梁王姬桓庸碌短视,竟禁止《捉妖全策》在梁国流传。妖魂肆虐,百姓神志失常性情大变,以致伤人杀人之事层出不穷。此情此景,皆姬桓之过!」

很快又有人怒喊:「我双亲皆被妖魔附体,他们掐死了我的孩子,破门而逃,我去报官,竟无人理会!天理何在?!」

将士嗓门洪亮,中气十足:「不修德政,奸佞横行!纵容妖魔,愚昧短视!百姓饥馑,人竞相食,而梁王依然高坐宝座,闭目塞听!」

「昏君!」有民众高喊。

「梁国人头上的,就是这样的君主?」

骂声四起群情激愤,字字泣血,难以言表。

最开始跳出来说话的是商悯专门让人安排过去的托,可是后来,不等那些托开口,百姓就将自己的悲惨遭遇一股脑说了出来。

不管是在城中生活的平民,还是流窜到此地的流民,每个人都是眼含泪水,声嘶力竭地高喊,似乎要将自己受过的苦楚和心中的不平全部发泄出来。

许多人早已麻木,眼中已经不会流泪。但是如此激昂的氛围在他们心中点燃了一把火,已经粉碎成渣的木柴又开始燃烧了起来。

将士的洪亮声音还没有停止。

「梁王姬桓有违仁道,使圣人之名蒙尘,令一国百姓蒙羞,罪无可恕,人神共愤,为天地所不容!」

「人人,得而诛之!」

「人人得而诛之!」不少人齐声附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