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琰与梁国乔氏之间划定的界限,也绝不可能在她刚刚掌权之时便因为「人少」这样的理由而收回,否则难免显得她有露怯之相。
如此一来,她势必要尽快提拔乔岚和乔亭姐妹,让她们在朝堂之上能够站稳脚跟。
这是这位陛下出于宗族考虑的必然,也好在这两姐妹并未辜负乔琰对她们的期许,让她有了这个成功做出委任的理由。
他们要怎么反驳?反对皇室宗亲和反对乔琰本人可没有区别!
蔡昭姬就更不必说了。
因避讳与天子同名的缘故,她在数日前已被乔琰赐名,从蔡琰改名为蔡文,意为主掌文书之事。
而无论是乐平月报还是典籍印刷,因其职权的特殊性,好像都不宜放在尚书台所属,而应当与四方敬献之物丶铜官丶考工一道归属于天子直辖,那让蔡昭姬担任这一职务一点都没错。
唯独「错」的,也只是在场那些本为刘虞臣子的存在,比任何一个时候都要清晰地意识到,在乔琰做出了这些官职敕封的时候,会与他们争夺官职的,将再不只是原本的世家出身子弟!
像是程昱这样连寒门都算不上的,可以站到公的位置上。
那四位女性九卿的存在,更是一举让他们的竞争对手人数翻了个倍!
这远比那日眼见长安民众对乔琰做出浩大声援,比乔琰今日将这大雍开端定为「百废俱兴」,还要不知可怕上多少倍。
黄琬顶着后方臣子看向他的灼热眼神,终于挪步出列,朝着乔琰说道:「少府职权乃是最为繁杂的存在,虽有前汉孝武皇帝对其做出过职权之变,将盐官铁官尽数付诸大司农所属,少府中依然负责着一部分税收来源的管辖,掌管宫中各项财政支出,下辖考工官署丶太医监丶汤官丶导官等部门。我并非对陛下所委任之少府在能力上有所怀疑,只是术业有专攻,加之书籍印制等事务本就劳心费力,或许并非最合适于她之处。」
黄琬深知,自己本不该在此时说出这样的话。
在他此前一度阻止于刘协朝着乔琰献出玉玺的情况下,他做出这等举动何止是能用吃力不讨好来形容的。
那分明就是在往乔琰的逆鳞上头踩踏!
可他又不得不做出这样的举动。
谁让九卿之中的少府恰恰就是他负责管辖的。
无论他此时是否要做出这样的一出回应,这个问题迟早都要抛到他的头上来。
黄琬只觉,当他的最后一个字落下的那一刻,在他的头顶有一道绝算不上友善的视线朝着他投了过来,然而他旋即听到的,却是乔琰开口说道:「你说的不错。」
黄琬:「……?」
等等!什么叫做他说得不错?
黄琬愕然抬头,便对上了乔琰意味深长的目光,「你说少府职权复杂,这话着实没错。」
「太医监的存在在已有池阳医学院的情况下早该废置了,不过是因为早年间的职权划分还存在着这样的机构而已,实际上其中也并无人员。这可以从少府职权下拿走了。」
「安邑公为汉皇之时恪行节俭,如今天灾未过,朕也该当沿袭此传统才是。少府属官之中执掌宫廷膳食酿酒和果品的太官令及其从属一切从简,汤官令暂可不设,导官令多以女囚徒择米故而有监管犯人之责,将其归并入廷尉司即可,至于考工官署……」
考工官署是什么地方?
这里就相当于是大汉为天子生产各种用具的作坊。
若在大汉最为鼎盛的时节,这里能包括负责纺织的东西织令,负责陵内器物的东园令,负责生产珍宝器物的尚方令等等。
乔琰顿了顿,接着说道:「这也从少府之中分出去吧。昨日的烟花你们都应当看到了?」
没等下方的臣子做出何种应答,乔琰已接着说了下去,「此物出自乐平科学院,由马德衡与黄月英所创设,德衡多于我军中武器上有所开创发明,月英又于纺织棉布机及今次的烟花上贡献良多,我有意单独成立一处工部,负责此类开创设计以及随后的生产之事,少府之中的考工官署大可直接归并其中。」
「东西织令丶东园令和尚方令等官职都在新设立的工部之中重新命名选拔,不必为朕单独设立。由德衡担任工部尚书,月英担任其副手就是了。」
「黄司空,你还有何种建议?」
乔琰语带冷然地又追问了一句,「此刻的少府,以你看来可是昭姬能掌握得住的地方?」
赵歧敏锐地意识到,这就是他在踏足大殿之前程昱所说那烟花出现的又一重意义。
可黄琬并不知道这是乔琰早就已经预备在今日做出的安排。
他只觉得,乔琰对于少府职权的简化,乃是这位陛下为了让蔡昭姬成功得到这职权敕封,所做出的不遗馀力删改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