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起步不容易呀。
乔琰拍了拍她的肩膀,鼓励道:「那就用你的劳工来抵税吧。」
「……?」伏寿总觉得自己好像签了什么奇怪的卖身契,可还没等她对此提出抗议,她就已经被乔琰给送出了门去。
想了想她目前应该不算劳工,而应当叫做进学更加合适,伏寿又打消了这种疑惑,抱着简陋版本的活页本往地形勘探的队伍报导去了,却没能见到在合上门扇之后乔琰脸上露出的满意笑容。
她自然是乐意看到这些汉宫公主也能找到一份活计来做的,而不是一面享受于乐平所带来的安定环境,一面也成为了她的某个限制因素。
并州境内自收拢黑山贼开始,便传达出的女子无不可为的观念,在这接纳从洛阳前来并州的迎接队伍风貌中也有着诸多表现。
如今看来,这种自上而下的传达,已有了些令人喜闻乐见的效果。
那些汉室公主都不必乔琰操心了,更何况是马伦。
提出干象历的刘元卓比之马伦更早来到并州,也早已在乔琰的吩咐下,有专人为其打造起了继续观测天文丶推演历法的场所。
刘元卓对于那水泥打造的储存机密数据的库房颇为满意,等到马伦和那些精于演算的助手抵达后,当即展开了工作。
对她们来说唯独有些遗憾的就是,洛阳的灵台对于地动仪这样的工具有着天然的优势,可如今换了个地方,哪怕是重新起了个中空的地台用于摆放测试,能否起到原本的效果,还需要再做出一番调整。
这个被乔琰命名为天文历法台的地方,除却提供了金属材料重新打造的浑天仪外,还多出了一架放大版本的望远镜。
而这几乎已经是东海麋氏所能找到的水晶矿产中,能打磨出的极致尺寸了。
至于具体的观测结果如何,透镜又是否要做出调整,那是刘元卓和马伦这种专业人士该做的事情,总之乔琰能做的也只是给出这些支持了,反正工匠就在附近,让他们协商去吧。
这还真不是什么无用之事。
环绕天文术算所发展出的数学与机械,对于并州境内的生产力推动迟早能起到作用。
乔琰更是对如今还未正式出师的马钧寄予厚望,只因这位在军事攻城器械上的发明,也着实堪称一绝。
而进一步完善的天文历法,为的是指导农事生产的精准性,也正是在这种社会形态之下必须推进演化的东西。
她琢磨着等到马钧的发明产出增多,她便将天文历法台改名为科学院,听起来还更像是被归并入乐平书院中的一部分,以达成乐平这学术与进修环境的建设。
马伦对她提前提出的改名计划没什么意见,对她来说,从洛阳搬迁到并州,顶多就是换了研究的场地而已,周围的人还是那么些个人。
当然,对毕岚和任鸿来说,这简直是此前完全无法想像的生活。
以毕岚为例,他不必思考今日要如何与同僚相处,要拿出何种奇技淫巧之物来讨得陛下欢心,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谁让乔琰给他做出的指派是,他觉得做什么能让他青史留名,那他就去做好了。
而任鸿此时由马伦带着,从原本的识文断字,阅读书籍的状态转入这等研究的新领域,在一开始的时候还真有那么点茫然无措。
好在她一惯胆大心细,在上手了一个月后,也渐渐进入了状态。
她心中暗想,自己无论如何也得对得起君侯给她赐予的那个「鸿」字,更有了埋头苦干的想法。
不过说来,她们推算的是星轨四时,那鸿雁也是飞于空中,倒也应景得很。
只可惜这座未来的科学院也建在乐平,她没法去跟乔琰问问,彼时君侯赐名的时候是否也有这个想法。
乔琰也暂时没打算催这边的进度。
她能捡漏一样地将整个太史令机构都给几乎搬迁了过来,半点没给东面西面的两位皇帝留,已经是相当撞大运的事情了,可不能指望她们在一两年内就拿出什么惊人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