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TXT > 第482章(第1页)

第482章(第1页)

北面的这些河谷流水往北汇聚入渭水,南面的那些就汇入汉水,维系着这两条河流的部分命脉。

已并不是随同她第一次出征的赵云丶褚燕和姚嫦三人各自整顿好了队伍,以褚燕为先丶赵云居中丶姚嫦殿后的顺序,形成了一条流入骆谷道内的长队。

合计万人的出兵比起早前的进攻凉州和长安都要少得多,但在骆谷道这样的地方,不乏栈道承载能力薄弱的地带,比起人多势众,反而还是人少更为稳妥。

何况汉中乃是个河谷盆地,是可以和益州的其他部分断绝开联系的,要进攻此地确实不需要极多,只要能够把控住有利的局面就够了。

此时在乔琰手中的乃是一副早年间由朝廷军队入汉中平定板楯蛮记录的地图,这幅地图对骆谷道上的路线标注还算清楚,但绘图的制式,着实是让她没法看明白的那种。

好在,在她并未亲自身处此地的时候,得到她叮嘱的益州行商之人就已经绘制出了另外的一张路线图。

现在便等同于是三张地图在进行相互照应。

但即便有这样堪称利器的存在,要想经由此道翻过秦岭也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难怪会有「绝栏萦回,危栈绵亘」这样的说法。

当真是一片骆谷春深未有春的景象。

乔琰抬眼朝着远处的山岭看去,心中感慨。

感慨之馀她也不免庆幸,她所拥有的部从在这等环境下的适应性远比常人要高。

而在有棉衣防寒,粮食又能以风帆车方式运载的条件下,要横跨秦岭所需面对的困境,也要比寻常军队小得多。

在数条经行的河谷道间,海拔约莫在两千米上下的山梁,对于训练有素的黑山军和一度处在更加恶劣条件下的羌人来说,更不是什么难以逾越的屏障。

相对来说麻烦的,反而是赵云所率领的骑兵队伍。

但跟随赵云驻扎在长安的扈从,有些甚至是在他早年间还在并州的时候就训练起的人手,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令行禁止。

乔琰朝着赵云看去,见他牵着自己的马匹走在了骑队的最前头,测验着栈道的耐受程度。

背景的高山巨川连带密林深深,映衬着在山岭间徐徐前行的队伍,变成了一条点缀在山岭之间的黑线。

这与行军在凉州境内又分明不是一种体会。

很难想像到了唐代,此地也能形成五里一邮,十里一亭的繁盛景象。

可也正是这种行路的艰险,让汉中的张鲁张修等人绝不会想到,他们会选择走这条尚未彻底开辟的路径来奇袭汉中!

当他们行路七日后,便已到了八里关,再往前经过贯岭梁,抵达白草驿后不远,就是傥谷口了。

也就是骆谷道的最南端。

虽此时还未到天色昏昏,还能往前走出一段,乔琰还是当即下达了让众人停下休整的指令,等到明日精神饱满后,再翻越前方的山梁。

也不怪她会做出这个决断。

在众人就地扎营的时候,行路之间的疲惫都清晰可见,在一个个摸出干粮吃了半饱后才缓过劲来。

在此时还能表现得有些欢腾的,大概也就是队伍里的几个益州向导了。

其中一个最是年轻的,大约是因为快能回到家,便说起了骆谷道南端的几个传说。

说的是他们今天早上经过的马道梁上,有一块一人多高的大石块,叫做支锅石,是光武帝刘秀行军到这里支锅造饭而得名的,梁东侧的弯曲山脊叫做蟒岭,是因为蟒蛇协助刘秀作战但贻误战机,羞愧之下在此地化作的。

乔琰支着下巴听着这个传说,就听一旁的荀攸一边捶着腿一边开了口,「光武帝好像并未记载经行过此道,起码现存的任何一条记载中都没有。」

见那年轻人被荀攸一打岔,顿时呆愣在了原地,乔琰笑道:「没经过便没经过吧,若是益州人经由蟒岭下走过,过马道梁上行,因此间的光武帝传说,运气要比寻常时候更好,并未遭到蛇虫灾害地便到了骆谷道的北端,顺利进入关中地界,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毕竟那是气运之子兼火系大魔导师呢。

荀攸有点无奈,「君侯也相信气运这个东西?」

这话听来实在是有点孩子气。

他还以为像是乔琰这种喜欢凭实力说话的,应该不会去相信所谓虚无缥缈的气运。

但他话刚说完,便见刚擦黑的周遭闪过了一道虚影,明明乔琰动也未动,那黑影依然从乔琰的身边掠了过去,而后——

一头砸进了他们前头的沸水锅里。

荀攸下意识地往后退出了数步,以防被滚水溅到身上,便见这大锅沸水里挣扎着的赫然是一条蛇。

荀攸:「……」

乔琰眨了眨眼睛,「是吧,我运气一直挺好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