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他还留有的后手,公孙瓒一咬牙,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后军,率领着亲卫和能跟上队伍的骑兵冲杀而出。
这支闻名幽州的铁骑要想离开,谁也无法在此时将他们拦住。
等到刘虞和张辽会合朝着这个方向而来的时候,在已起了一层浓雾的夜色中,早就更加看不到公孙瓒的身影了。
好在……虽未留下公孙瓒,这场袭营的危机也算是过去了。
刘虞不由长出了一口气。
公孙瓒的三方会盟少了其中一方,又遭遇了这样一场败绩,要想再一次卷土重来只怕是不太容易了。
就算他有此心,参与进这场袭营的乌桓人吃了这样一个亏,在无法找刘虞讨要个公道的时候,就只能怪罪于公孙瓒!
他有大麻烦了!
但还未等他们为此胜而喜悦多久,在时近清晨的时候,忽有一骑自南面而来。
人还未到,一道声音已先传到了此地——
「不好了!」
刘虞本就因为公孙瓒来袭之事还在监督营防加固。
他闻声看去,惊觉那竟是他长子刘和的亲随,不由生出了一种不妙的预感。
来人行到刘虞面前勒马。
因紧急刹住脚步,又慌乱难当,他直接从马背上翻了下来,在刘虞侍从的搀扶下,才站到了刘虞的面前。
或许是因为清晨寒气尤重,在他的脸上,热汗都凝结成了鬓角的白霜。
但他说出的这句话,才更让刘虞觉得如坠冰窟。
「今夜忽有哨骑来报此地交锋,明公苦战,大公子闻讯自狐奴县领兵来援,路遇公孙瓒部将,为其所掳。」
「请明公速救大公子!」
刘和竟在今夜落入了公孙瓒的手中!
------
一封紧急军报自代郡迅速送往了雁门,又送到了身在晋阳城的乔琰手中。
在这封急报中张辽写道,公孙瓒劫持刘和退往无终方向后,刘虞在惊怒之中选择出兵追击。
按照张辽的分析,公孙瓒等人在战败后该当选择直接往东撤退,而不是先南下狐奴,所以刘和的被掳,极有可能是公孙瓒早有预谋之举,此时追击必然中伏。
这和皇甫嵩当年解除陈仓之围后进击王国的情况不同。
当时那个叫做除恶务尽,现在这一出实在应该算是穷寇勿追。
但刘虞并未听从张辽的劝阻,反而在急怒之中让他莫要临事沮议。1
为防止公孙瓒等人通过无终要道后继续往东遁逃,直到逃入卢龙塞以东的地方,凭藉着手握刘和这个人质和刘虞谈条件,更防止公孙瓒在兵败后对渔阳以东各地的民众劫掠,刘虞立刻整顿了渔阳守军并民众,合兵三万出兵。
但事实证明,张辽的判断并没有出错,公孙瓒与蹋顿果然埋伏于滨海道,将刘虞麾下本就不擅战的兵卒杀得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