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首诗比起皇甫嵩的那首民谣更有其背后的深沉意义。
翠鸟往往是文人自比,所以在这个语境下传达出去,也是一首对乐平书院的宣传歌!
正为向天下募集意图避祸的文人贤才!
这可真是好厉害的一招!
而在田丰尚在揣摩此举两得之意的时候,便听常林已将话锋一转,进入了医学板块。
有点意思的是,这个板块的内容也是鸟。
不过不是翠鸟,而是神医华佗所创立的五禽戏之中的鸟戏。
对这些才有样学样念起了翠鸟诗的孩子来说,模仿鸟儿的举动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他们也当即学着常林的动作,做出了立起双手,翘起一脚,展开两臂,扬眉鼓力的起手姿势。
常林说道:「从之前的五月刊到现在的九月刊,刚好是五禽戏的最后一组动作。身体不好的,或者是没这个条件演武习练刀枪棍棒的,就可以按照州府中所有官员都需要做的这一套五禽戏,做到出汗为止。」
常林可一点都没有文官架子,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他是两年前来到的并州,且自当年便开始担任上党郡从事的职务。
最近的半年里他身体轻便之态有目共睹,众人更觉其中必有精妙之处。
田丰望着眼前这出官民互动,既觉敬佩,又不免在心中有几分酸涩。
只是还不等他将这种情绪给琢磨个清楚,就见常林已经转向了第三部分,农学。
在并州境内,绝大多数的农学常识都已经随着秦俞等人所主持的种植教导体系,传授给了其他人,所以这一份月刊上的农学板块,并不是什么种田或者养猪的技法,而是两个消息。
「其一就是有关于一项新作物,名叫菠菜。」
用菠菜而不是波斯菜这个名字,当然是为了减少外人对菠菜来源的获知。
在这份乐平月报中提到,菠菜在凉州已经取得了种植的成功,现在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张,菜种的增多,也可以供给到并州这边来,如果有意愿种植的可以前去州府领取一部分种子,也算是给并州的餐桌上多一项饮食。
其二就是关中初定,因在关中需要设立军屯屯田,所以向并州境内招募熟练耕作的老农。
因关中在短期内无有战事,故而这些老农的待遇津贴只有寻常士卒的一半。但在关中土地上的耕作收获所得,超出原本产值数额的三分之一可以归属他们本人所有。
「这买卖划算啊!」其中一名农人说道,「我听说关中亩产三石,咱们如今的亩产,算最好的肥田,差不离便是九石,也就是说……每亩地可以拿到两石属于自己的收成!」
按照州府在这份消息中所说,这部分收获是不算入缴税的净收入。
田丰目瞪口呆地听着此人继续跟同伴说道:「按照我们现在以曲辕犁和犁耙的耕作效率,其实每户都有那么一个劳动力的多馀,多赚那么几十石的收益一年,何乐而不为啊!」
「你算少了吧,我听闻关中那里的土地,不止肥沃还平坦,耕作起来可要比我们这并州容易多了。」另一人回道:「既说正式招募还有十馀日才出,我先同我家婆娘商量一番,看看要不要把我家大儿给送去。」
这一句话听来简单,却让田丰听出了一种对乔琰毫无保留的信任。
关中是一片沃土不错,但早就因为历年来的凉州入侵三辅,以及随后的董卓主政,变成了一片让人谈之色变的地方。
可这些谈论到此地的并州人,却好像完全没有怀疑早年间门的旧事会否重临。
但想想这几年间门只有草原上的鲜卑人听到乔琰的名字色变,从没有并州成为他们越冬打劫目标的消息,又好像并不奇怪。
这是实绩在手的结果。
这还不是最让田丰觉得难以理解的东西!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那一句「亩产九石」!
亩产九石是什么概念?
若是冀州能达成这样的产值,他明日就敢撺掇袁绍直接拿下幽州,而后兵进并州!
只可惜这样的产值出现在了他们的对手这里。
听他们浑然未觉这亩产惊人的语气,田丰不得不怀疑,即便是他们口中稍显贫瘠的土地,很有可能也有着并不逊色于这个亩产太多的收益。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亩产,才让他们能得到这样的生活状态。
田丰一面觉得,自己前来偷师走的这一趟实在是来对了,又不免通过这些并州农人的生活状态,揣测起了并州府库内的存粮,只觉一阵心惊肉跳。
这位乔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