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民面皮不由得微微抖动。叫名字就叫名字,加一个小弟弟是几个意思?有你这么撩拨人的吗?而且这刚进门才不到三分钟,已经换了几个称呼了吧?不过一想到林雪茹一贯的作风,他很快也淡定下来。随后问道:“我刚才去了你那个朋友徐慧珍的小酒馆一趟,发现那边没有半点生气,徐慧珍貌似也辞职了。就算是公私合营也可以留下来做经理的吧,怎么就辞职了呢?”林雪茹显然没第一时间反应过来,愣神了一会儿才笑着回道:“辞职?看样子你被骗了呢。”一谈到正事,林雪茹也正经了不少。很快她就将大概情况说了一遍。大致就是小酒馆是贺家的产业,一直不想公私合营,但坚持了一年多最后在去年年底的时候还是合营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徐慧珍男人何永强不管事,而贺家老爷子又有病在身,徐慧珍又要生孩子。屋漏偏逢连夜雨。徐慧珍生孩子的时候她男人竟然不陪同,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她男人何永强喜欢的是徐慧珍的表妹,一心想要跟徐慧珍表妹结婚。贺老爷子被气得身体更加不好了,说儿子不负责。但他的儿子是过继的,他施压的情况下何永强直接就不认他这个爹了。最后何老爷子在徐慧珍生孩子没多久之后便去世了。临死前也将小酒馆的产权继承给了徐慧珍。徐慧珍是个有能力的女人,一边带孩子一边经营酒馆,利润翻番。但是公私合营的事情来了。街道办的干部范金友劝说徐慧珍,最后徐慧珍答应了。但是范金友却作为公方经理排挤徐慧珍,所以现在徐慧珍从经理变成了服务员。之所以李振民刚才没遇到,不是徐慧珍辞职了,而是她对上班没那么守规矩,估计是在家带孩子呢。听完后李振民大致明白过来。但是他也感觉得出来林雪茹有很多细节没有说,不知道是不知道还是不想说。另外让他觉得奇怪的是,上次他看到林雪茹跟徐慧珍见面还针锋相对来着,但是刚才林雪茹在给他讲述的时候貌似并没有那么多怨气,甚至还有一种同情的感觉。“对了振民,你帮我参考参考一件事呗?”林雪茹又说道。李振民顿时了然,刚才这女人本来直接给自己答案就行,结果还解释了前因后果,敢情是自己也有事情呢。“你说说看?”“是这样的,最近越来越多的店铺公私合营,不合营的都快坚持不下去了,而且还会被其他人说,我最近也被人做了不少思想共工作,但我见徐慧珍的小酒馆合营后几乎是在亏本,我心里就更加不安了,你觉得我该如何做比较好?”林雪茹看着李振民,这次是没有半点作妖了,眼里全是诚恳。李振民想了想,认真道:“你为什么不愿意合?”林雪茹疑惑道:“我不是说了吗?怕公家参与经营不好,重蹈小酒馆的覆辙啊。”“我的意思是你不愿意合营仅仅是因为利润?没有别的原因了?”“这个也有是自己祖传产业的缘故吧,不想落到别人手里。”“那你觉得能坚持到什么时候?”“我你的意思是”林雪茹想起来了,上次李振民好像有说过小酒馆最后会撑不了而合营。很多商户之所以不合营是因为觉得这是一阵风,可能会很快过去,但李振民上次的一次是这场风暴会一直持续。“振民,个体商户真的没有半点退路?”林雪茹心里仍然有些不死心。李振民认真道:“我说会持续至少二十年以上你信吗?”林雪茹出于打好关系想说相信,但是内心最深处却不想认输。而在她犹豫的时候李振民就已经看出了她的想法。不过身为这次拉拢的赞助商,他觉得有必要解释一番。“小势可改,但也只是一时之急,终究是大势不可违,个人力量不可赋予顽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的经济形势就决定了政策的走向,只要经济不变好,风向就不会变。就算是二十多年后的对外开放,也是基于经济有所缓和的条件下做出的决策,放到现在肯定是不行的。而要个体户起来,那要等三十年后了。在这期间,国家是瞎子过河,不犯错都难,实际上也的确会犯错,而且这个错误是一场比现在更大的风暴,将会持续很久很久。个体户在这种环境下就如海啸推波下的扁舟,想要保全几乎是痴人说梦。当然,这些东西李振民不会跟林雪茹讲,也不知道怎么讲。他只是给林雪茹从国家的宏观讲到个体的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从试点到全国,从粮票到其他票等等等等,里里外外,深入浅出,虚虚实实,讲了一个多小时。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林雪茹从一开始的懵逼到后面两眼放光的豁然开朗,到最后的异彩连连。以往她听别人讲道理总不齿,总犯困,甚至还很反感。但是今天她才知道,不是她不:()四合院:重生54年,邻居傻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