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等同于举人老爷,无需交赋、无需承担徭役。
各国君王甚至要主动压制本国庶民的反抗情绪,省的引来上国报复。
今日之上国,不同于任何一个朝代。
心眼小,嗜钱如命,丝毫不爱惜羽毛,毫无道德包袱。
身为小邦之君,除了忍,没有其他办法。
各国君主的想法高度一致:
忍,忍到吴皇薨,新君上位就能松口气了。毕竟像吴皇这样德行糟糕的君主乃是3年头一份,不至于出现第2位
无数人祈祷吴皇赶紧驾崩
……
实际上,吴廷内部也有反对声音。
一些被儒学影响较深的大臣认为当下的殖民措施过于粗暴野蛮,还是应当武力和教化并举。
李郁一笑了之,不予理会。
教化的效果哪有子弹的效果好
畏威不畏德是所有人类的共性,与其被人爱戴,不如让人害怕。这世上哪有什么真正的朋友,无非是权衡利弊罢了。
帝国的周边只需要狗
……
还有一些大臣相对理性,他们认为殖民应该是汲取资源,但不宜移民过多。
小股移民掀不起风浪。
大股移民,万一海外建国?
这些人总结:
海外之民,桀骜难控。
一旦有变,殃及本土。
对此
李郁不给任何讨论空间。
臣子们的担忧正是自己所想营造的格局。其中微妙,不宜赘述。
精髓就2个字:制衡。对外要制衡,对内也要制衡。
……
总之,
当前帝国形势一片大好,一切如自己所愿。
李郁读史,近代史那一二百年,这片土地沦为了三洼:财富洼地、秩序洼地、文明洼地。
一个朴素的道理:
高地还是洼地,取决于顶级资源。
18世纪,传统农业社会逐渐远去,粮食很重要,但却不属于顶级资源。
茶丝瓷、煤铁木才是18世纪的顶级资源。
而如今,6样顶级资源当中。
吴国拥有5样。
其中3样是垄段,几乎是唯一卖家。
压制全世界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