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线们领取双份工资,一边打工一边偷盗技术机密。
工厂主们防不胜防,纠纷不断。
围绕煤油灯的纠纷,只是一次总爆。
于是,在工业部的协调下,各行业商会代表在杭州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同业技术共享会议。
既然防不住,干脆就不防了。
都是生意人,以和为贵,妥协求进步。
以后,谁家有了技术突破也别藏着掖着,直接上报商会,商会再报给工业部。
记录在案,收费分享。
这样一来,明者至少能回笼一些资金。
如果哪个工厂没有付费就偷偷“现”了别人的技术。那对不住,一经现,重罚加坐牢。
……
工业部在此基础上拟定了《同业技术转让法》,16多名工厂主在上面签字。
从此,
科教文卫大臣下多了一个机构——明专利登记室。
欧洲的严厉专利法则不适用于吴国,我大吴自有国情,不搞专利保护年限,不搞按件收费。
而是一次性买断。
谁想用别人申报的技术,一次性付款后即可解锁全部图纸说明,并且是无限期使用。
根据明的重要程度,每项技术需支付1两到1两买断费用不等。
所支付款项,九成归明者所有。
一成截留,算作明专利登记室的办公经费。
每2个月,该机构制作一期《最新专利目录》,通过邮政署寄给各个商会。
《目录》里,粗略介绍最新收录的明项目,若有感兴趣之人可通过邮政署付费购买全部图纸。
文明!
特别文明!
……
借助这次东风,吴廷干脆昭告天下:
明无罪!
明有功!
大众明,人人现。
明家的身份不限,年龄不限,男女不限,国籍不限。
帝国鼓励一切领域的一切明,并对杰出明家给予金钱奖励乃至爵位赏赐。
李郁特意下旨:
“赏赐煤油灯的尼德兰籍明者金币3枚,封光明骑士。赏赐广州纺织商会御酒1箱。”
此外,
以皇室名义向南洋煤油灯公司订购5斤煤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