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师自通的情况下能成长到如此地步,够可以的了。
“本尹不才,可为主祭。”
“可愿助本君一臂之力乎?”
但在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后,剩下的无论多不可能都是真相!
心中略一纳罕,嬴成蟜便拱手还礼:“阖闾城之倾覆,皆赖将士用命,非只是本将之功。”
屈桓永远忠诚!
熊留的家兵当即拱手:“唯!”
听出熊留的弦外之音,项燕轻声道:“现下各族将士皆心向大王。”
“于楚国而言,再换个新王想来并非难事。”
即便王翦暴力镇压却也收效不丰,偶尔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然。”屈桓加重语气道:“本尹乃是大王的左尹,本尹必不会背弃大王!”
“然,自昨日起,秦上将军翦却突然停止攻城,只于四周做出包围。”
而且登基之后熊留就能顺理成章的命令项燕,而无须事事和项燕商量了。
一众将领大儒齐齐拱手:“唯!”
“本尹不知秦上将军翦究竟意欲何为,上柱国心中可有定计?”
“只是,秦长安君行策奇诡,常常出其不意。”
熊留当即招手:“去宰两只羊,给上柱国炖个羊汤。”
可嬴成蟜却完全体会不到儒生们的好意,甚至不知道孟姜女在这个时代其实是守礼的代表。
“去岁大王明命天下,若薨则传位于长安君,长安君都竭尽全力的回援大王。”
王翦慨然道:“并非每个人都是长安君啊。”
“还请闽文君耐心等待良机。”
王翦通过多番试探,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确定了心中猜想。
这就是屈桓的选择。
“左相以为楚国会推举第五位楚王,也是合理。”
项燕,你一定要给力啊!——
与此同时。
谁是楚王,他就是谁的楚王左尹。
“目前本尹已经准备出了最为基础的礼器,余下礼器仍在清理或锻造。”
“那我军接下来又该当何如?!”
去年的楚王启不也是如此?
熊留至少没有像楚王启一样在登基之前就迫不及待的自称寡人,已经不错了。
“而我军的表现,想来已让秦上将军翦有了判断。”
项燕视线的尽头。
“自本君登基之日起,这大楚再无屈、景、昭,而唯有屈、项!”
“本将自当会将诸位袍泽的战功尽数上禀两位大王,为诸位请功!”
“毕竟,那可是秦长安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