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怎么跟说好的不一样?
偃师县不大,但也绝不算小,作为东都赤县,有数万常住人口,又是水运要冲,往来客流无数。
但现在,雁来感觉这座县城已经被玩家攻陷了。
从她上岸开始,视野之内就到处都是玩家,每走一步都能听到好几声“雁帅”。有人打完招呼就自己跑了,也有人选择跟在她的队伍后面。
结果就是队伍越来越大,越来越长。
幸而洛河本来就在偃师县的北边,靠近首阳山,从这里上山距离很近。
不过越往这边走,玩家的密度越高,到上山的时候,简直是摩肩继踵、挤挤挨挨,从山下抬头往上看,只觉得人已经比树更多了。
但这还只是一小部分。
雁来之所以放开账号限制,一次性让一千多万新玩家进入游戏,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参加诗仙和诗圣的迁葬仪式,亲眼见证这个非常有纪念意义的时刻,当然不能在这上面掉链子。
针对这个情况,她们早就提前做了预案。
不过这会儿看到这么多人,雁来还是忍不住有些紧张,她深吸一口气,才对郝主任道,“走吧。”
她们上了山,却没有去被选定的墓地,而是继续向上,爬到了山顶。
首阳山得名于“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自然是是这一片山脉的最高峰,十分突出。
前几日才刚下过雪,道路两侧能够看到雾凇和积雪,但今日天气晴朗,淡金色的日光照在晶莹的白雪上,映得山间一片璀璨。
山顶有一片空阔地带,是历来游客旅人们清理出来,方便休憩的。
不过此刻,雁来登上山顶,却在这里看到了不少熟人。除了丽正书院的官员之外,李贺王建等人也已经赶到了。估摸着是在下面闲着无事,干脆上来赏景。
“雁帅!”看到她,众人也纷纷起身招呼。
雁来朝他们点头,笑道,“你们来得比我快。”
那是自然的,不然难道还能让领导先来这里等他们吗?
雁来走过去,人群给她让出了一条道路,前方的视野顿时开阔起来。她抬眼看去,忽然明白杜甫为什么会对这座故乡的山念念不忘了。
天气很好,站在山顶向北遥望,不仅可以远眺黄河,甚至能够看到河对岸的屋宇人烟。
可以想见,年轻时的杜甫登上这座山,居高临下、游目四顾时,该是何等意气风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要到很久很久以后,他才会明白,自己的人生、大唐的国运,也都如同登山一般,到了山顶之后,就要开始走下坡路了。那时怅然回顾,才会发现,旧日的时光多么令人怀念。
雁来出了好一会儿神,才慢慢收回思绪,朝其他人笑道,“我说你们怎么都跑到这里来了,原来此地有这样的好风光。”
“正是。”柳宗元也笑着答道,“若非子美先生,险些错过了这般奇景。”
元稹也说,“我等正在即景赋诗,雁帅可要观览?”
雁来不会强迫他们做应酬诗,但他们自己想作,她也不会拦着,只道,“那自然要拜读的。”
有了之前的经验,雁来已经知道唐代的文士也不是都会作诗,因此也不问大家都作完了没有,只从薛涛手中接过已经写好的诗稿来看。
大概是今天的感触更深,这些诗大都比之前写得更好,颇有佳句名篇。
不过雁来没有点评,更没有排定名次,只道,“后日下葬时,可以将这些诗稿一并烧祭,想来子美先生见了写故乡风景的诗作,也会高兴。”
说着将诗稿交还薛涛。
薛涛接过去一看,眸中微光闪过。
她之前拿给雁来的时候,本就整理过一次,是按照她自己的标准做的排序。但现在,顺序已经与之前略有不同。
其他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倒是有人转开了话题,好奇地问道,“雁帅怎么也到这里来了?”
“哦,被你们一打岔,险些忘了,还有事情要做。”雁来拍了拍额头。
她要在这里开一个复活点。
李杜的名气自不必提,这里以后一定会成为游戏内最著名的打卡点,开一个复活点并不过分。最重要的是,接下来的仪式,也需要借这个复活点来引导人流。
雁来会暂时将这个复活点的权限改为许出不许进,等到葬礼当天,玩家从洛阳乘船过来,在下面祭拜过两位先生之后,便可一路上山,从这个复活点离开,尽量避免太多人滞留在偃师县内,造成拥堵。
不这样安排,几百上千万的人流量实在是装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