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好家伙,这回鹘个个都是人才啊!
尽管早就知道欺上瞒下的事不可避免,甚至也被提醒过不止一次,自认为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但每一次看到这样的消息,李纯还是会被结结实实地气到。
他这个做皇帝的,日用稍微奢侈一些,第二日劝谏的奏疏就能堆满几案。
为了攒钱打仗,平定天下藩镇、收复河西故地,他几千两几千两的攒供奉,结果下面随便一个官员的库房,拿出来的钱都够他攒上好几年了。
那他这个皇帝又算什么?
始终被人蒙在鼓里的傻子吗?
怒意冲头,李纯又开始觉得眼前阵阵发黑,头也隐隐作痛。
“大家!”在他栽倒之前,仇士良已经几步赶上来把人扶住,担忧地问道,“可要宣太医?”
“不必。”李纯闭着眼睛,语气淡淡道。
立储之事,至今朝中仍议论纷纷,每天都有新的奏折送进宫。这种时候,他若总是请太医,难免给人一种“皇帝快不行了”的印象。
“那奴婢给您按按,舒缓舒缓。”
仇士良说着,扶他在胡床上坐了,又去洗了手,这才开始揉按。
知道皇帝有这个需求,仇士良就开始跟着太医学习头上的经络穴位,以及如何按压缓解,又私底下找人练得纯熟了,今日才敢在皇帝身上施展。
效果不错,李纯脸上的表情渐渐放松和缓下来,“你几时学的?”
“就是这些日子。”仇士良道,“幸而太医说,奴婢在这方面倒是有些天分,练了一阵,已经能出师了。”
李纯道,“你有心了。”
仇士良看了他一眼,轻声道,“奴婢这不算什么,不过是侍奉大家的本分罢了。只是……这样只能缓解,无法根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李纯刚刚放松的神情又沉了下去,“朕岂不知?奈何……”
后面的话他没再说下去。
殿内短暂安静了片刻,仇士良才道,“上回陛下见过的那位柳上师,似乎于金丹一道颇有造诣,说是最近新烧了一炉丹,能蕴养神气、强身祛疾,清心镇定,陛下可要一试?”
李纯对于金丹本来是有些疑虑的,毕竟历朝历代,服丹的帝王不少,却也没见真有用的。
但仇士良没说这金丹有什么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之类的功效,反而都是些普通药材就能达到的效果,却又让他没有那么忌讳了。
人都是自以为清醒,但是在面对能够打动自己的好处时,却很难忍得住不动心。
强身祛疾,确实是比延年益寿更符合李纯的心意。
而且一旦有了“这是药”的感觉,便会自己说服自己,他跟那些服食求长生的帝王不同。
只是宫里动静大,李纯不愿看太医、吃药,就是怕消息传出去,人心浮动,若是服用金丹,恐怕非议更多。
仇士良察言观色,立刻跪下道,“是奴婢失言了。陛下万金之躯,怎能随意服用来历不明之物?不如先选几个懂事的小内侍,养在宫外,试上一试。”
李纯闻言心下一动,“那些方士、上师,也都安排到京中各处道观吧,留得久了,恐怕物议纷纷。”
他没回应仇士良的提议,但把人留下,就等于是同意了。
怕物议纷纷,那就要悄悄地办。
仇士良忙道,“奴婢明日就去安排。”
皇宫是个很奇妙的地方,有时候它好像四处漏风,随便什么消息都能传出去,有时候,却又能藏住许多秘密,让外人只觉得扑朔迷离,什么都看不清、看不真。
至少仇士良让道士给皇帝炼丹这事,暂时没有传到外廷,更不用说民间。
当然,这或许也是因为天兵接二连三闹出不少动静,吸引走了大部分的注意力,这些许小事,自然就无人在意了。
……
南下的回鹘大军兵分三路,之前打的是往长安来的那一路,另外两路的战斗也在之后几天内陆续爆发。
女子武馆那边同样进行了直播,所以这几日,长安城里的话题都离不得这个。
其实打完第一仗之后,大家就没什么不放心的了。
以前只知道打仗,具体是怎么回事,却是没几个人能说清楚。就连朝廷收到的战报,可能也会有谎报、瞒报,而且多是罗列数据,不可能写太多细节。
但天兵的实况解说,却是有头有尾、跌宕起伏,叫人仿佛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