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至此,东吴民间的骚动渐趋平息。粮价虽因朝廷投放官粮稍有回落,却仍居高不下。
官盐铁则积压成山,朝野为之焦头烂额。
吴国百姓困惑,朝臣束手,谁也未曾怀疑到蜀汉头上。
正午时分,建业城西集市口,一辆满载白花花盐包的马车停在街边。
车旁,一个黝黑汉子高声吆喝:
“贱盐贱盐!上好海盐,便宜卖咯!官盐一斤八十钱,我这只收三十钱,错过不再有啊!”
他话音未落,便有大批主妇和小贩蜂拥而上。
“什么?三十钱一斤盐?”一位挑着箩筐的大娘不敢置信地问。
“可不是嘛!”那汉子抓起一把雪白盐粒给众人看,“自家盐场出的粗盐,价格实惠,先到先得喽!”
周围百姓本就怨官盐奇贵,如今见有如此廉价之盐,哪里肯错过?
顷刻间将马车围得水泄不通,争相抢购。
一旁官营盐铺的店伴见状,急得直跳脚,上前喊道:
“你这卖的是私盐吧?私盐违法,信不信我拉你去见官!”
卖盐汉子不慌不忙:
“呔!谁说我这盐不是官盐?票据在此!”
他掏出几张早已准备好的私造文书晃了晃,又故意扬声对围观众人道。
“我这盐价低,可质量绝不含糊,各位买回去慢慢尝鲜!”
围观百姓哄笑起来:“管他官盐私盐,价钱合适就行!”
“可不是,八十钱买一斤官盐,早吃不起咯!”
店伴见辩不过,又见众人根本不听,灰溜溜跑回去报官。
不远处几名乔装成挑夫的军机处探子对视一笑,悄然离去。
月黑风高,柴桑城外一座偏僻军械库旁,几个黑影正在紧张交涉。
“孙都尉,这是五十根赤金,您点点。”
说话的是一名外地商贾打扮的人,他身旁随从抬开一口沉重的楠木箱,顿时金光闪闪,在幽暗火光下异常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