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京对冯海明不放心,他亲自参与了纪委的内部会议,最后,在纪委内部成立专门的调查组,由纪委常委,纪委副书记章铎挂帅。
章铎办事效率很高,上午开会,下午下班时分,德水区教育局副局长王文斌,督察组组长王格选便被带走协助调查。
带走王文斌和王格选,在德水掀起了一股风浪,但是这股风浪并没有想象的掀起那么大。
在德水纪委那边,在抓人的当天就承受不住压力了,最后,是陈京亲自出面抗住压力,但是,各种不利的消息纷沓而至,一时间德水区委竟然陷入了一场尴尬的风波之中。
这场风波的起源,在于纪委突击审查王格选的时候,王格选忽然不承认以前他和区委成森以及陈京两人交代过的一切问题,他一口咬定,他之所以主动的交代问题,根本原因是和副局长王文斌不和,要把王文斌整下台,其实那些事情,都是他编造的。
王格选翻供,而王文斌以前所涉案的那些事,竟然全被抹得干干净净,一点证据都找不到。
纪委这次调查王文斌,主要是调查他腐败和受贿,但是从区教育局整理出来的近三年的一切财务信息显示,王文斌腐败贪污不存在,因公腐败不成立。至于受贿的问题,纪委调查了多起关于王文斌受贿的举报,调查反馈的结果都是举报不实,不存在那样的事情。
教育腐败和受贿不同于其他的方面。
关于王文斌的生财之道,一般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便是人员调动,王文斌手上有人事权,给他一定的好处,他可以有能力调动人进城或者调整其工作单位。
但是王文斌这人特别谨慎,他从不轻易调动人。凡是他动的人,他都亲自面试或者考察过对方,对方必须有能力,能够胜任新工作岗位,他才会干这事。
所以,他虽然收了别人的钱,但是他出手调动的工作,鲜少有出问题的,这是第一。
另外,那些送过钱给王文斌的人,事后都不愿意承认这件事。谁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调动是靠自己的能力争取来的,谁愿意自己调动是靠送礼送来的?
所以,王文斌的受贿极有隐蔽性,不好查。
王文斌另外一个生财之道,是民营学校这一块。教育局批一所民营学校,都是和利益挂钩的,有些学校,为了争取到教育局的支持,是毫不吝惜给王文斌大把大把送钱的。
但是这种受贿,隐蔽性比前一种更高,更不容易调查出来。
纪委出手,带走了人,却调查没有进展,这样的压力一下就倒转过来了。
……
区委,陈京召开办公会,在会上,气氛有些紧张!
在陈京的下首,坐着纪委书记冯海明,后面依次是区委办主任甄巩,纪委副书记章铎,区委督查室主任成森……
今天的会议,主要是讨论这次纪委调查工作遇到瓶颈的解决问题,现在,纪委和区委面临的压力不仅是来自于德水区内部,更是来自于市一级层面。
有市领导就讲了德水区搞的教育系统整顿太草率,纪委的调查动作太大,对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不应该搞公开调查,这样对当事人是巨大的伤害,教育队伍,最是注重形象的,这样大的动作,最后事情又调查无果,不就是诋毁了别人的形象吗?
各方面的压力集中在了参加这次会议的所有的人身上,这也让今天的参会人员,大家都很激动。
就像冯海明一上来就发言,说当初他是有这方面顾虑的,现在好了,事情闹得骑虎难下,进退两难,这事该怎么处理?
冯海明的讲话,矛头直指陈京,虽然他没指名,但是意思却到了那里。
陈京没有正面和冯海明接触,反倒是成森这边,情绪特别激动。
当初调查王格选的时候,成森是全程参与的,他是非常清楚王格选交代的那些问题的。
而且,成森还有专门的口供纪录,他将这些所有的纪录都提供给了纪委调查组,最后调查依旧没有结果,这事儿让成森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