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到京城已经一周了,在岭南还有大堆的事情等着处理。
姚军辉和李清香两人还留几天,陈京却不得不回去了。
这一次三人联合一起行动,效果比较理想。
首先,三人会谈对合作的事情达成了进一步的共识。
姚军辉和李清香之间以前的一些芥蒂和矛盾,在大局面前,两人都表现出了极高的诚意,通过这一次的碰头,算是基本冰释了。
而三人各显神通,请部委官员探讨项目的工作,反响也还不错。
陈京通过鲁教授找了中央政策研究室的经济研究员朱老会面。
陈京准备请他帮助来做项目评估。
项目评估专家团预计八人,经合办负责整个评估安排,经费方面由海山南港两市解决。
初步工作做妥,马上就需要立刻行动。
陈京在京城也坐不住了,人在京城,心里惦记着工作。
……
到粤州第一件事,陈京便去商务厅。
他在京城仔细思忖,又多次和李清香和姚军辉两人碰头。
他们都是官场上混成了精的人,对岭南政坛的了解,他们又远远要强于陈京。
现在三人形成了一种共进退,准结盟的姿态。
自然对各自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谈话中也有所提及。
无论是李清香还是姚军辉,他们都在委婉的向陈京表示,陈京应该要将经合办的关系和商务厅搞得更融洽一些。
经合办的短板就是和兄弟单位互动不够,成立的时间尚短,在粤州根基单薄。
一个大项目运作要得到支持是多方面的。
除了领导支持,老百姓支持,兄弟单位支持也是相当重要的。
用李清香的话说,每年省政府定的项目。
下面市州真正要落实,各职能部门关系一点不到位都不成。
县官不如现管,这就是现实的真实写照。
和职能部门搞不好关系,丢项目、丢拨款的不计其数,这是血的教训。
陈京当然能够明白李清香这个提醒的含义。
陈京现在是商务厅的一部分,不能和领导搞僵。把厅里的关系搞和谐,和其他单位的关系才能慢慢的缓和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