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时间内能够建立这些人脉关系,陈京也渐渐觉得自己在岭南不像以前那样孤单了。
慢慢的有自己的圈子,慢慢的打造自己的人脉,自身根基在不断的夯实。
现在陈京的弱势,就是在上层关系很薄弱。
在岭南省委和省政府,目前他和乔正清关系不错,其余的他基本就没什么依仗了。
不过陈京也清楚,能够有这层关系,对现在的他来说都算是莫大的幸运了。
有很多事情,能够有乔正清的关照,勉勉强强也能做,只是往前迈步子比较艰难罢了!
……
陈京拜鲁平教授为师并不是戏言。
鲁平回京之后,立刻安排,陈京便有了在京城大学读在职研究生的资格。
鲁平治学以严谨著称。
陈京读的虽然是在职研究生,但是他要求每月陈京必须到京城听课。相关的考试已经后续的论文包括答辩,鲁平的要求都非常严格。
他和陈京约法三章,如果陈京通不过这些硬指标,两人就不存在师徒之名,而且陈京想要的研究生学历也不会有。
陈京对鲁平的要求表示接受,每月回京也没什么,反正方婉琦在京城,以后儿子出生了,一月回去也可以一家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以前陈京不喜欢回京,是因为心里牵挂着工作。
但现在有了这个读研究生的事儿,事情则又不一样了,现在学历问题不能再拖了。
在岭南这边干部提拔尤其看重学历,陈京的本科学历渐渐跟不上时代了,再不在学历上面下功夫,后面就很难办。
在拜鲁平为师之前,陈京已经报了省委党校的研究生班。
现在有了京城大学的入学资格,党校的这个班就变得有些鸡肋了。
读党校研究生班,拿党校研究生文凭是官场搞学历的一个捷径。
但是党校的文凭含金量不高。
这不涉及水平的问题,因为党校的水平是很高的,党校的老师也都是精英。
只是因为拿党校研究生文凭的官员太多,难免鱼目混珠,这在无形中让党校的文凭有些贬值。
陈京现在不好半途而废,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党校已经待了几个月,半途而废容易给党校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
另外,现在陈京在党校研究生一班是副班长,这里面有一些微妙的东西。
党校是党培养干部的学校,到党校学习不仅是学历知识,更是拓展人脉的重要渠道。
陈京所在的研究生一班,就云集了全省各地的官员。
一班的班长是省文化厅的马富民副厅长,陈京也是副厅级,但是资历没马富民老,就是副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