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这个题目有点大,我把稿子发到三楚社那边让编辑看了一下,主编觉得我笔杆子耍得有些虚!您今天问到我工作的问题,我就大胆的把这个稿子拿出来让您给我把把关。
我觉得我们澧河现在虽然招商上面成绩不太好,但是现在三楚上露露脸,也是完全可以的嘛!”
陈京认真的道。
舒治国眼睛中精芒一闪,而一旁的黄小华则挪了挪屁股,心中倒吸一口凉气。
所谓三楚社,就是省城三楚晨报,这是中原地区最大的报纸,是具有省际影响的大报,地位还要远远高于楚江日报。
一篇文章如果能够发表到三楚晨报这样的大报上,那绝对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尤其是对到了一定级别的官员,除了实实在在的政绩外,还需要理论水平、还需要执政理念。
这是组织考察和提拔高级干部非常看重的东西,而这些水平理念,常常也是困扰很多官员的难题,尤其是本身文化修养不高,理论功底不扎实的那批人!
当然,舒治国算是有功底的官员,但是也仅仅是有点功底而已,缺少亮点是他最大的弊端。而如果他能够在三楚晨报这样的大报上分享自己的执政经验,这对他来说,助力太大了!
最近,舒治国就在这方面动脑筋,在私底下让县委办的几个笔杆子帮他整点东西出来,他瞄准的目标是党内刊物,还有德高日报,像三楚晨报这样的大报,他可是相都没想过的事儿。
“书记,招商是个难点问题,没有您的支持,我们很难突破了!”
陈京道,他态度坚定。
他这句话也一下化解了舒治国的尴尬,有黄小华在旁边,他公然接受陈京的好意,然后将陈京的东西据为己有,还是让他面子上过不去。
但是陈京后面一句话,却把话题扯到了书记支持招商上面,明明是一篇稿子,让陈京说成是汇报材料,这倒是冠冕堂皇了!
舒治国戴着老花镜一目十行的扫了一遍稿子,稿子功力深厚,笔锋老到,紧贴时代,字字珠玉,又哪里需要润什么色?但他脸上不露声色,道:“行,我抽空看看吧!你们文化人,就擅长搞这一套!”
说到这里,舒治国顿了顿,转头对黄小华道:“小华主任,你记录一下!下次常委会,我们要把开发区的问题集中研究一下。我们的经贸工作,是时候出成绩了,我们县委也要加把力,让经贸局的同志们工作起来没有后顾之忧!”
“还有,经贸局反映的比较多的经费问题,让涵阳那边多支持一下!招商嘛,到外面跑,迎来送往那都是代表我们澧河的形象和诚意,搞得太寒酸怎么行?我们是时候换换脑子了,在财政分配上面,我们一味的节流是不行的,还要努力的开源!”
舒治国向黄小华做了两个指示,黄小华笔下连忙记录,其实那不过是做个样子,这两个事早已经在他心中扎下了根,又哪里需要用笔记录?
第0146章有钱好办事!
舒治国果然不食言,他一句话,陈京的经贸局立马一马平川。
县财政给经贸局首批一次性拨款三十多万元经费到账,陈京心中的底气也就足了,而经贸局上下的士气也就上来了。
经贸局局长碰头会,担任记录的办公室主任郝林在会议开始前,喜滋滋的召集办公室一众同事,道:“陈局特批,我们办公室工作辛苦,本周周末,我们全体去修梅泡温泉,公家买单。”
办公室一众年轻人齐声欢呼,在众人的簇拥下,郝林拿着笔记本出办公室,心中说不出的惬意。
当了这么多年的穷家,现在一朝有钱了,郝林觉得自己腰杆头挺直了不少。
尤其是苏光华倒台后,公众一致批评经贸局监管太差,导致了那些害群之马有空子钻。其实,那个时候苏光华捞钱主要是工程是捞钱,经贸局并没有经济来源,主要也是靠拨款,又哪里富裕过?
郝林记得那几年,办公室大家财政之外的那部分应得奖金都发不齐,那个时候恰好赶上郝林儿子上高中,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得很。
而昨天,陈局长已经把郝林叫过去明确说了,以后单位里面,奖金和福利得按规定足额发放,不能够拖欠一分一毫。经贸局不违规多发钱,但是也不能大家寒碜得天天愁日子过不下去,那样大家工作还有什么积极性?
陈京这一句话,就让郝林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人,因为逐一传达局长的要求,大家无一不高兴得合不拢嘴,在骨子里面,都是俗人,单位效益好,有钱发,那说出去都有面子,走出去腰杆也挺得直一些。
郝林到会议室的时候,任志贤、冯为国、毛青三人已经到了,郝林连忙收拢笑容毕恭毕敬的向三人打招呼,任志贤有些矜持,冯为国冲他笑了笑,毛青却凑到他面前道:“老郝,你现在行嘛!我看你是越活越年轻了,是不是跟在陈局身边,都感觉自己年轻一些?”
郝林笑笑道:“您别说,毛局长,经您这样一说,我还真有这样的感觉!”
他说完和毛青相识一笑,毛青以前一直靠近任志贤,但现在经贸局已经是陈京的一统天下了,尤其是这次陈京争取到了大笔拨款,他前有立威在前,现在又有胡萝卜在后,全局上下又哪里还有不归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