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吕军年适合处理这件事情,他手下的郑秘书长对郑远坤还是颇有威慑的。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处理万海集团的案子,对他来说是一个优势。
如果三下五除二就把整个事情都处理妥当了,吕军年干什么?他的某些想法和计划是不是会打乱?
当官到了一定的级别,他们处理事情都是着眼长远,有综合考虑的。
一件事情如何处理,什么时候处理,处理到什么火候,都十分有讲究。
徐兵显然没有这个觉悟,脑子里面想的问题太简单,吕军年就有些失望。
更何况徐兵似乎对陈京并不重视,根本就还没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样的思想是很危险的。
吕军年斟酌再三,道:“徐兵啊,你做事情的时候要三思后行,在具体事情的处理上面,要充分发挥党内民主的作用,任何决策都要反复论证,才能科学决策。
我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工作不要急躁,遇到事情不要武断下结论,作为领导干部,沉不住怎么行?
12。1的案子,现在关键是恢复生产的问题,你们一日不让企业恢复生产,就会有几千嗷嗷待哺的下岗职工生活没有着落。
责任很重要,但是处理现实问题更重要,在关键时候,要分清彼此,要掂量好轻重!”
徐兵静静听着吕军年的训话,认真的点头,脸上露出释然的神情。
他跟随吕军年多年,吕军年说话的方式他很清楚。
徐兵在工作中什么叫发挥党内民主?实际上就是让徐兵稳住阵脚,把班子大部分都笼络住,掌控住,不要什么事情都冒头,表面上低调,实际上却是对陈京隐隐形成钳制。
至于工作不急躁,不武断下结论,这实际上也一种警告。
陈京不是很牛吗?不是很厉害吗?伍大鸣把陈京当成救命稻草一般。
陈京到了荆江那必然是急于出成绩,既然他那么急,徐兵有必要急吗?
对问题下结论的事儿有陈京去做,徐兵凑上去凑什么热闹?
吕军年早就给徐兵制定了工作的策略,吕军年的策略就是希望徐兵能够柔和一些,婉转一些,有句话叫会咬人的狗不叫,徐兵就应该担任这样的角色。
不过徐兵心中却有自己的小九九。
万海集团的事儿他想管,他内心深处就对郑远坤敌意很深。
而且,郑远坤现在把火烧到了荆江,这也是他不能忍受的。
徐兵部署了一系列的工作都是针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另外国企改革,招商引资的具体思路,都是他亲自规划的。
郑远坤如果到荆江去搅合一通,他好不容易搞出的一点眉目,下岗职工人心一乱,三天两头搞聚会,三天两头搞上访,他疲于应付不算,关键是荆江的投资环境恶化了,他还搞什么招商引资?
从吕军年办公室出来,徐兵心中不由得有些沮丧。
吕军年似乎很怕这个陈京,徐兵就不明白,这有什么好可怕的?
陈京又没有三头六臂,他来荆江也是为了荆江发展来的,难不成陈京到荆江就是为整人来的?
再说了,荆江的干部也不是吃素的,陈京一个外来者,一个空降兵,他想整人就能如他所愿?
徐兵不喜欢那种事情还没开始,就涨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