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3章
于是,万历找了个新借口,说:“朕还没有嫡子,现在如果立了太子,万一有了嫡子怎么办?”
这话说的很有水平,是啊,皇后又不是死了,现在立了长子为太子,万一皇后生了儿子怎么办?
申时行一看哎呀,您这和稀泥的水平见长啊?但我可不是吃素的。
于是乎,申时行出了个更和稀泥的办法,请求皇上让皇长子出阁读书。
在明朝,皇子出阁读书,就相当于承认了太子身份,这样既逼着万历给予朱常洛太子的身份,又不影响日后万一有了嫡子的矛盾,真所谓是一山更比一山高,论老谋深算,万历对申时行还嫩了点。
当然了,万里先生也不是吃素的,据理力争。
“朕觉得如果人天资聪颖,读书不读书都应该一样的。”
申时行却不依不饶:“皇上,人即使再聪明,也要有人教导,木不雕不成器。”
“申大人且回吧,此时以后再议。”
申时行眼看皇上又要搪塞过去,是以今天就压根没打算走,你要是不给我个说法,今天我就不走了。
于是乎,絮絮叨叨的给皇上讲道理,简明扼要的阐明了立太子的重要性和各级官员对此事的看法,说的口沫横飞,天花乱坠。
万历也看出了申时行的坚决,脑筋一转,说了句不咸不淡的话:“立长子,其实是迟早的事,反正我也没有嫡子,这事你就放心吧,迟早会册立的,近期我就安排长子读书。”
申时行也算识时务,既然您皇帝大人已经原则上同意了,我且等你自己安排。
这次谈话,申时行觉得,应该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得到了皇帝的原则同意。
其实是他们两人理解产生了偏差,万历所说的迟早和近期,只是个托词,并没有真的想安排。
结果回到家等信的申时行,却等了个寂寞。
到了月底,实在忍不住了,申时行再次上奏疏,问皇上长子出阁读书的时间。
你原则同意的事,不能说话不算话啊?
结果万历那边还是没动静,继续让申时行等寂寞。
这期间,内阁、户部、刑部、礼部、翰林院、三法司等各级官员不断复议,而万历先生选择了失明加失聪,一概不回,一概不理。一个拖字诀就想打发我们?众大臣这次真的是被寂寞给伤了心,下定决心要让皇帝就范,最后终于出了绝招——辞职。
随后的几天,万历同时收到了申时行、王希爵等十几人的辞职奏章,生病不能继续干了、家里有事要告老还乡,总之理由千奇百怪,明摆着给万历上眼药。
这要是真批了,活谁干?总不能皇帝自己把内阁和六部的事都干了吧?
实在被逼的没办法了,万历先生终于现身了。
现身不能光人来,还要带点诚意不是?总要表个态,给大家个说法吧?
于是乎,万历先生答应大家,最近就办,但是别催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