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2章
此时让人去弹劾自己,这不是扯淡吗?难道众人还要等着这位官员拟折子,送进宫,再等着皇上御笔批下来?那估计圣旨都到不了城墙上,倭奴就已经占领北京城了。
如此没有诚意的一句话,却噎的众官没话可说,皇上下旨确实说的很清楚,着楚凡任内阁次辅、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全权处理战事。
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好几个官员站了出来,坚决不同意宣布投降。
毕竟,宣布投降,代表着大明王朝的终结,就算皇上给楚凡再大的权力,自己也不能坐视这样的结果在眼前发生。
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正如楚凡在家门口第一次说投降时一样,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
正在大家扯东扯西的拿不定主意时,高淮却从城内登上了城墙,急匆匆向众官员一路小跑过来。
高淮作为皇上的贴身太监总管,官职本就不低,加上是皇上的宠宦,地位还是非常高的,看到他来,很清楚那是代表皇帝的,立即安静了下来,齐刷刷望着这个老太监。
高淮跑到楚凡眼前,喘着粗气道:“诸位大人,皇上有口谕。”
申时行反应最是迅速,立即跪下,口呼:“臣接旨。”
不得不说中国的皇权意识真的是深入人心,即便在此生死存亡之际,皇上的威严却没有丝毫丢失,大家听到皇上有口谕,也都立即随着首辅大臣申时行跪做一地,等着听皇上口谕。
“皇上口谕,战事由楚凡全权办理,即使投降,也听楚凡安排,众人不得异议。”
短短一句话,皇上的立场很清晰了,谁要还说楚凡不能代表皇上,那显然是有些强出头了,城墙上立即显得无比的安静,空气像是凝固了一般。
很显然,楚凡在家门口说出投降的话,就有人悄悄去给万历汇报了,万历也猜到,楚凡必有自己的主意,此次选择完全信任楚凡,是以专门派高淮来给楚凡站台,明确皇上的态度,给予楚凡最大的支持。
果然很管用,皇帝的威严非常管用,大家不再讨论,也不再争吵,只是看着楚凡。
凝固的空气,率先被兵部两个官员打破,只见大家都不说话,两个官员悄悄给那几十个士兵打手势。
很快,城墙上响起了震耳的喊声,声音很整齐,在空旷的城外反复响彻。
“大明同意投降,请派使者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