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3章
山海关这边的次波军每次都是夜袭,趁天黑偷摸靠近,一旦明军发现的早,立即后撤,并不是真心的打,而是不断的试探。
但是发展到后面几天,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连续几天强攻后,努尔哈赤再次陷入了郁闷中,明军坚守不出,借助城墙优势,始终顽强抵抗,每一次冲锋都有甘州卫派来的一千多火铳兵利用火铳远距离攻击,损失不少人,好不容易顶着子弹打到了城墙上,都被英勇的明军士兵拼命赶下来。
每次进攻损失那么多人,而明军的死伤却明显小于努尔哈赤。
大同形势越来越对金军不利,努尔哈赤决定暂停攻击。
而山海关这边,次波军经过了数次夜袭之后,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此处戚家军也有火铳,但是数量明显不足,而且也再没有任何新的招数,小西行长据此推断,楚凡不在山海关,他一定在大同,于是次波军的进攻逐步开始激烈起来,山海关守军渐渐落入下风。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离奇的事情发生起来,总是让人猝不及防。
大同这边明显落入下风的金军,停止了进攻,却派使者送来信件,劝降守将。
而另一边明显落入下风的明军,也同时派人送出信件,劝降次波军。
这种行为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会有人在失利的时候劝降对方?
驻守大同的正是天水卫提督汪正,虽然是楚凡在任的时候提拔他到大同任副总兵,但是此次楚凡出事却没有被牵连,原因很简单,无将可换。
大同作为两大门户,是金日联军攻击的主要目标,所有人都知道,在这里用几万人阻挡敌军几十万人,纯属扯淡,所以,兵部点到谁,都被推脱,甚至宁愿辞官也不去背这个黑锅。
毕竟只要去了,要不就是战死在城墙上,就算不死,逃回来也一样活罪难逃。
而山海关的守将正是吴惟忠,戚家军总兵。
战术战术,战斗的艺术,要是说起来,这两位守将都很有艺术。
后金军越打越艰难,难到努尔哈赤失心疯,居然向明军劝降,期待出现奇迹。
而守将汪正何等精明,能打赢的,怎么会来劝降?明显你打不过,吓唬我。
而山海关的吴惟忠写给次波军的信劝降次波军,用的是离奇的一招。
吴惟忠在信上说,现在楚凡正在京城坐镇指挥,哪边顶不住,楚凡就将直接到前线指挥作战,奉劝次波国要么投降,要么后撤,否则楚凡就要来了。
这一招果然很管用,次波军立即停止了进攻。
楚凡在次波军中的威慑力的确不是说说而已,只一封信,说了楚凡两个字,就能让次波军停止进攻,不知道万历皇帝知道了这一幕又会怎么想。
小西行长是个聪明人,此来大明之前,自己是一枝独秀,四十万大军压境,若不是后金军正好就在次波军身后,想必他是不会随便和别人结盟的。
但是结盟之后,原本次波军还是人数占优,却因在宁远被明军重创,损失近十万人,此时实力只能说和后金旗鼓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