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6章
自从锦衣卫向他汇报了楚凡在南京开公司的事情,他就一直在关注,对楚凡的天上人间生活馆非常向往,对楚凡的经营模式和产生的效益暗暗称奇。
现在抓楚凡,夺资产,无异于杀鸡取卵,还不如就让他楚凡想办法继续做大做强,持续赚钱,我万历就可以一直借钱,一直有钱花,至于能不能还的上,再说吧,我不还你还能把我怎么样?
于是,朝廷里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内阁全体和户部、礼部、工部的尚书和侍郎参加了会议。会议激烈讨论了发行国债的问题,其实户部和工部都没有太大意见,毕竟国家缺钱,自己也有责任,但是礼部却对此持反对意见。
毕竟中国几千年来,从来没听说过朝廷向民间借钱的事,天下都是皇上的,怎么还用向他们借钱?于礼不符啊。
这不是钱不钱的事,是国家威信,皇家尊严的问题,容不得商量。
最后还是万历将论调带回了正轨。
万历说到:“我朝数百年来,勤俭治国,藏富于民,一直视百姓的生计为己任,现百姓安居乐业,手中余钱又不能带来收益,朕心甚急,倒不如朝廷将这些钱财收来,再定期返给百姓利息,增加他们的收益,这不正是为民谋福么?”
在座的每一位都清楚,朝廷都穷的快卖裤子了,还给百姓谋福?
这不就是硬往脸上贴金吗?
但是没办法,现在太需要钱了,只要礼法能解释的通,那就借吧。
于是乎,很快朝廷的国债政策就下发到了各地,为了让百姓增加收益,现以国家名义,吸纳社会闲散白银,国家给予利息,三年后连本带息一并偿还。
倒不是楚凡的钱多到没地方用了,但是楚凡有楚凡的打算。第一呢,肯定是应付皇帝的密旨,上战场不想去,给你钱总可以了吧?第二呢,现在国家确实需要钱,自己这些钱放在这里,暂时也没有新项目要投资,不如帮助帮助国家,三年后如果国家缓过了财政危机,还能赚点利息。第三呢,自己在南京试验股份制公司,还设计了内盘外盘的AB流通股系统,不少当初没有买入B股的官员,看到别人赚钱了,都很眼红,是以颇有微词,万一哪天给楚凡扣一顶非法集资的大帽子,他恐怕很难继续玩下去了。第四呢,现在自己作为公司大股东,想进一步扩大经营和扩容投资,都有一个现实问题,信用体系不健全,出任何新政策,都要先做出成绩,才会有人跟进,但是如果和国家绑到了一起,那就是国字号的信用等级了,再启动其他投资,就会顺利的多。
综合了这些考虑,楚凡才决定将钱借给万历。
经过首轮发行国债,朝廷募集了十五万两白银,其中南京贡献了十三万两,其余所有省份加起来贡献了不到二万两。
有了钱的万历,立即将赴朝作战部队人数增加到了五万人,由于前期明军在朝鲜已经打出了气势,打怕了次波军,现在资金充裕,后勤补给跟得上,再加上明军是防御战,以逸待劳,是以虽然仅五万人,次波军却攻了几次都没攻下来,战局却暂时稳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