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4章
所以,虽然不是枕边风,但是更强于枕边风的太后风,刮给了万历。
其实小西飞来的时候,万历已经对这事有点猜疑了,毕竟小西飞答应的太利索了,都没怎么犹豫,但是后来看小西飞马屁拍的很不错,一高兴也就没太在意这个事,只想着尽快结束战争,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后来听到太后这么一说,再和当时楚凡的表现,小西飞的行为,融合到一起整理了一下思路,他对楚凡也产生了怀疑,为什么次波国那么痛快的派人来谈判,来了又答应的这么爽快?事情是不是进展的太顺利了点?
再加上朱翊鈴和冉兴让一去就是好几个月,没有一点音信,不得不让万历怀疑。
再加上太后的压力,和言官弹劾楚凡的压力,万历思索再三,决定先夺了楚凡的兵权,下放到南京,给个五品闲职,静等朱翊鈴复命后,真相自然大白,到时候该杀楚凡还是该用楚凡,自然也就有了定论。
就这样,楚凡刚到北京,就要去南京。
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大致就是管理江浙一带工商农业的官,实际上相当于侍郎的助理。
到了南京的楚凡第一件事,买园林,买大宅子,特大宅子。
我国自古以来有个习惯,藏富。越有钱,越藏得深,除非不得已,绝对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多少钱,因为暴露了,容易遭人嫉妒,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而楚凡先生,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钱,来南京第一天,在户部侍郎孙密安排的接风宴上,他就四处打听南京最好的园林和宅子。
不出三天,就花了近一万两白银,把这大宅子买了下来。
记得红楼梦里的贾家,家大业大,一个大观园贯穿了整个故事,而楚凡的大宅子,只会更大。房间太多了,让老孙头、乔峰、刘大力、刘二力、李宁等都把家眷弄过来住,人气兴旺总不是坏事。
至于这几位,也别在辽东铁骑混了,楚凡走了,他们再留在那里,意义不大,迟早被边缘化,弄不好新官上任三把火,先把他们几个点了,再加上有个李如柏在那里当副总兵,迟早要找他们几个清算,索性全都带走。
一万两白银花的还是很值得的,院子里雕梁画栋,绿树成荫,楼台、风亭、小桥一应俱全,院子大到什么程度呢?从主屋到后门,一共六进,走路要半柱香的时间。
既然要高调,那就高调到底,一次性买了一百多个丫鬟老妈子,再雇了五十个家丁和护院。
俨然是来南京享福来了,哪里像被贬,估计寿阳公主要是看到这位爷的生活,再看看冉兴让的现在的处境,能气的头发都立起来。
冉兴让被困在了平壤,离大明的辽东并不远,但就是回不来,没办法,没有文书不放行。出门时计划来回三个多月,带了二百两银子上了路,现在在平壤呆了快半年了,每天吃住都在驿馆,虽然说二百两银子也不少,但是朱翊鈴上路之前,感觉内心有愧的冉兴让,给朱翊鈴塞了些银子,盼他早去早回,手里的银子就少了一小半,加上这几年朝鲜战争导致物资紧张,物价是涨了又涨。坚持到五个月的时候,冉大人就没钱了。
一开始,人家看他衣着华丽,像个有钱人还给他赊账,再后来,赊账也不给赊了,衣服也几个月没换了,冉大人被赶出驿馆,流落街头,四处要饭为生,说起来是落魄到了极点,实在活不下去了,找到平壤的朝鲜衙门里,说自己是明朝三品大官,人家一看穿的破破烂烂,一脸落魄相,当成了骗子或者次波国间谍,被关进了大牢,虽然每天挨几顿打,但是好歹有口饭吃,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买了大宅院的楚凡,今天高高兴兴去户部上班了,但是却没找到自己该去的地方,因为也没人上班,南京朝廷里,除了看大门的和前几年在督查院任职的海瑞,上百年来基本没人好好上班,既然是养老,就要有个养老的样子,上班?成什么体统?
连户部尚书大人都在茶馆里喝茶看戏,哪有人给你安排工作?哪有人给你安排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