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富贵大娘子青丘一梦 > 第173章(第1页)

第173章(第1页)

她久居山野,心境淡泊平和,并不觉得带孩童启蒙就不如教授经史体面。

三人说了许久话,大多是问真和宣娘说,述圣讲述了一些江州风情和她这一年做的事,问真叮嘱她:「这几日只管在这里安心住下,外祖母和舅母都是最和气慈爱的,有什么事,只管吩咐下人,或者告诉表嫂是一样。」

述圣点点头,她需求不多,赵家下人又周全,她日常生活所需已足,但问真叮嘱,她便点头应下。

问真知道述圣并无使唤奴婢的习惯,她问了见通一嘴,述圣上京,随行护送的是述圣小弟,服侍的则只有一个老妈妈。

问真提起此事,述圣道:「临行前家中说买一个小丫头供我使唤,但旧无此例,何必为所谓脸面白折腾一场?匆匆买来,磨合难,更添事端。」

问真点点头,「是这个道理,这位妈妈会留下吗?」

「家中母亲须得她服侍,待我成婚后,她便与小弟一同返程了。」

述圣又安抚问真,「姊姊放心,我并不在意那些虚名。我家家境如此,与其强作脸面,日后叫人看出浅薄,不如一开始便袒露出来。」

她都不在意的地方,自然无法被人当做软肋拿捏。

宣娘看向述圣的目光微变,隐有几分钦佩,问真道:「虽如此说,在京中还是得有一二心腹帮扶,你能少些麻烦事。这样,我先调两个人来,你用着。等成了婚,到咱们家里,内院的侍女已经选好了,事情就都好办。」

徐家一向没有给郎君选婢女用的习惯,但夫人过门,院内还是得添上几个伶俐的女使,供夫人熟悉家中各处,一般来的夫人自有陪嫁心腹婢女,选去的女使尽量都给年岁小的,免去些事端。

述圣情况特殊,正巧今日她来了,回去立刻选人,按照宣娘这边会有的规格替述圣将人配齐才好。

述圣听出问真的意思,起身称谢,她虽习惯自己做事,但更知道入乡随俗的道理。

她与赵家宣娘日后关系密切,朝夕相对,总不能兄嫂呼奴唤婢,她处处不合时宜,那就不叫清简自守,叫假清高了。

问真最喜欢她的坦荡通透,不会因旁人的好意而羞恼,生疏渐解,她与二人说了半日话,又一同用过午膳,才告辞离开。

婚期还有一阵子,三月底的吉日,天气和暖,百花绽放,簇簇芍药牡丹中,两对新人才将缔结此生盟约。

这是周全江州到京城路途遥远丶七夫人还要修养身体这两边情况后定下的日子,再迟不成了,见通就要入朝,大长公主定下时间后难得有些紧张,生怕其中再出变动。

幸而一切都还顺利。

成婚这日两抬花轿都停在赵府门前,见明见素带着兄弟友人登门求亲,年轻郎君红衣宽袍,意气风发。

大夫人看着堂下两双佳儿佳妇,心里一块大石落了地,又对能否与新息妇相处好而心有不安。

她与大儿妇的关系其实很好,虽然如今她与皇后闹掰了,但旧日里,她没有亲姊妹,与这位堂姊妹就是最亲近的,连带着对昌寿爱屋及乌。

何况昌寿性情虽并非柔顺贞淑之人,但待亲人赤诚善良,对她既有对阿家的尊敬,又有与姨母的亲密,二人相处得极亲密,当时徐家族中多少人都羡慕她得了这么个息妇。

如今小儿妇嫁来,婚事定下至今,她才见到第一面,虽然听女儿和嫂嫂都说很好,真要相处,还是有些紧张。

成婚第二日,新妇来问安时,她看着眉目沉静丶仪举得体的述圣,心里最后一点不安终于消散,取出自己珍藏多年的玉镯,「此环乃系见通出生之年所造,他们姊弟出生时,我都择好玉料,打造环佩,这一对收在匣中十几年,终于迎来主人了。」

她将玉镯亲自戴到述圣腕上,「从此之后,我便是你的阿母,你父母远在江州,你便当我是亲生母亲一样的。在家中但有什么委屈丶不适之处,只管与阿母说。」

述圣深深拜下,见通双目明亮,奕奕有神,一同拜下,「谢母亲疼爱!」

「你日后,更要专心仕途,用力前程,为国为君勉力尽忠,不负圣恩,封妻荫子。父母能庇佑你的终究有限,既然娶妻成家,你便要自己能做家庭的依靠,不可辜负你妻子千里迢迢的来时路。记得你从江州迎她入京时的心情,你日后若敢学人胡闹,我先叫你父亲打死孽障!」

大夫人见见通正色答应着,堂中人显然都听清楚,明白她对述圣的态度,才软和语气,「不可再贪玩胡闹了,入了朝堂,做事定要三思而后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