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黟道:“是个好习惯。”
他说完,也叮嘱跟在身后的两人,对于陌生人递来的东西,可不能随便乱吃。
阿旭和阿锦:“……”
郎君啊,他们都多少岁了。
小童跑去屋里通风报信了,王四喜带着人进屋时,老大夫已然知晓有客人来访。
他屈膝而坐,朝着进屋的许黟等人,露出慈和地笑容。
“我听小慈说,你今日带着买药膏的客人过来了。”他说着,略带老态的双眼看向许黟,“莫非是这位。”
许黟行礼,介绍自己:“老先生好,我姓许名黟,亦是名大夫。”
“原来是同行后生。”老大夫恍然了一瞬,连忙请许黟入座。
他道:“我这药膏就是用了些障眼法,只不过是用了一二药物,能勉强用得。许大夫你前来,可是有什么疑惑?”
许黟摇头,表示自己很是敬佩他,才来拜见。
“这跌打药膏,虽只用了茵陈和马钱子,但我很想请教前辈,怎么会想到用此方。”
老大夫捋了捋花白的胡须,他今年已到花甲之年。
但他双眼却不浑浊,看着眼光锐利清明,光看眼睛,很难辨出他已经这么大岁数。
老大夫笑说:“这亦是我意外得出。有回,我见着个摔伤的村夫,他便用这土茵陈砸碎敷在扭伤处,不到两日,那伤处就好全了。”
当时他就想,寻常的跌打损伤的药膏,里面所用的药物都是多用几味药材,那要是他只用这一味土茵陈,是不是也能做出好的药膏来?
这个想法冒出来之后,老大夫就开始试验。
先是挖了不少新鲜的茵陈回来,再带着这些茵陈去乡下走访。
要是谁家有人跌伤了,他就给那人义诊,不用别的药,只用这土茵陈。
后来,他便发现,这些用了茵陈敷药的病人,十个有八个好了。
只有两个效果不佳,他去复诊发现,这两人之所以没有效果,是因为不单单摔伤那么简单,还有内出血的情况。
这几年里,他常用这茵陈做的药膏给跌打损伤的病人治病。
久而久之也在其中改了新方子,加入了马钱子。
许黟郑重地起身,朝着老大夫拱手,深深地鞠了一躬:“多谢前辈告知。”
老大夫哑然失笑:“你谢我作甚,你不是早知这里面用了什么。”
许黟深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得这秋季的冷风都变得温和不少:“我虽然知道这里面用了什么药,却不清楚这么用的原因。”
茵陈可以跟很多药物相配,为何用的是马钱子,而不是三七?不是杜仲?
这便是为何,有人知道同个方子,拿来却不会用。
便是因为不懂得这药方的药理,不知如何用。而只有知晓这药方的每一种药材在方子里的用处,才能掌握这个药方所传达给大夫的要义。
老大夫看他不卑不亢,又恭敬从容,心里生出好奇,他们梓潼县什么时候多出这么一位年轻的青年大夫?
他一问,才知许黟是从盐亭县来的。
“盐亭?”老大夫思索了一会儿,悠悠说道,“老夫三十多年前去过盐亭,在那里见过一位姓陈的年轻大夫,当时与你岁数相仿。”
许黟眼睑抬起,问道:“可是妙手馆的陈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