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兄弟,节哀顺变!”
莫晓兵看到罗子良回了党校,一脸沉痛地说。
罗子良恨不得打烂他的鼻子,特么的,落井下石也太夸张了吧,会不会用词呀?“莫市长,您什么意思?”
“哎呀,老弟,老哥我听说你栽了点小跟斗,安慰一下呗。”
莫晓兵笑道。
“多谢莫市长的安慰,没事我就先走了。”
罗子良不想和这种墙头草一般见识,生气只是有害健康。
罗子良每天低调地上课,晚上就看看书,也很少外出。一段时间后,省党校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就结束了。
当他来到福台市组织部报道的时候,却看到了他的任命书: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特任命罗子良同志为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免去其黑石县委委员、常委、书记职务。
虽然他的级别还是正处级,工作单位还在市委组织部,但就职务的份量来说,组织部的副部长和一个县委书记相比较,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古时候就有郡县治、天下安的说法,足以说明一个县委书记的重要性,说得简单点,那可是一方大员,手里握有财权和人事权,政治舞台要大得多。而一个副部长,连专职秘书都没有配,财权更没有了。
从官员的升迁路径来讲,一个市委职能部门的副部长要是得到重用的话,就会下放成为主政一方的县委书记。干个三年五年,政绩好的话,就会回到市里,担任市直部门一把手或者市政府副职。
但罗子良却反过来了,先是当了县委书记,现在又去担任副部长。体制内的人就知道,他被降职了。注意,是降职,不是降级。正处级的待遇不变,但所担任的职务没那么重要了,被边缘化了。
罗子良到市委组织部任职,还会遇到一个很大的难题。因为组织部的部长是邓瑞祥。邓瑞祥和罗子良之间的关系,一直就不怎么融洽,因为罗子良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任职的时候,曾经处理过邓瑞祥的兄弟。
从道理上来说,虽然罗子良做到问心无愧,但有些事情,不好说呀。换句话说,这位邓部长一看到罗子良,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兄弟的下场,他的心情会好才怪。
第489章顺子来找
事实上,在组织部的内部工作分工上,只是让罗子良分管调研室、干部教育科、电化教育中心、组织科等科室。也就是说,主抓宣传和资料整理。
而有实权的办公室、干部科、干部监督科等科室,邓瑞祥紧紧抓在手里,不让罗子良插手。
罗子良就变得清闲起来,过着早九晚五的生活。不用操心什么事情,有了时间,就回唐平老家陪陪父母。
看到儿子每个周末都回来,让罗妈妈有些惊呀,不由得问道:“子良,听说官越大,事情越多,你怎么反而清闲了呢?”
罗妈妈不知道职务的区别,只知道自己的儿子去市委组织部了,就以为比在县里的官大。
“妈,以前我管外勤,现在改为内勤了。”
罗子良也知道和自己没读过几年书的母亲解释不清楚,就说了个不太恰当的比喻。
“什么内勤外勤的?”
罗妈妈好奇地问。
“就是以前负责打柴、种地、割草;现在负责在家做饭,洗碗了。”
罗子良随意地说。
“啊?让你一个大男人干娘们干的活?”
罗妈妈大惊。
“什么叫娘们干的活呢?什么工作都重要,像我们家里,如果没有您做饭,我爸回家怎么吃饭,吃不了饭,当然干不了活了,这是一个整体,一个大家庭,有分工,紧密联系,什么工作都得有人做,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看到自己的母亲越说越离谱,罗子良只好进一步解释。
不管怎么说,罗妈妈还是心里不太痛快。在唐平县,罗子良当初给当地群众带来的实惠是实实在在的,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罗子良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和使命。
现在不少认识罗妈妈的人都说:“罗妈妈,您生了个好儿子呀。”
这让罗妈妈感到骄傲和自豪。她也希望自己的儿子继续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国家那么大,群众面临的事情那么多,而自己有本事的儿子却常在家里看书,这算什么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