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臣认为,眼下唯一的破局之法,就是将太上皇请出来,让他重掌大权!”
这个提议得到一致认同。
“没错!应该让太上皇回来!”
“我们都心知肚明,太上皇根本没病,是被魏玠变相软禁起来瞭。我们才应当清君侧,除掉魏玠这个奸臣!”
“说的对!那黄口小儿,如何能担天下重任?他就是魏玠手裡的棋子!”
“事不宜迟,还请公主做个抉择!”
……
昭华坐在上首位,听著这些声音,脑袋愈发变得昏沉起来。
她扫视瞭一圈,反问他们。
“清君侧?当初魏玠打著这个名号,一路攻入皇城时,你们都没法制止,如今他已经大权在握,你们如何还能将他拉下高位?”
也亏他们能想得如此简单。
几个人面面相觑,顿时没瞭声儿。
昭华又道,“在对手最为强盛的时候动手,是下下策。我们能做的,隻有静观其变……”
有人强烈地起身反驳,“公主,不能再等瞭!再等下去,朝中都是魏玠的人瞭!”
昭华眼中流露出一丝锐利。
“我的话还没说完。”
“恕臣失礼。”那人行瞭个礼,怀著一腔怨怼,不情不愿地坐瞭回去。
昭华继续道。
“眼下不能动魏玠,更是因为,现在的天啓,不能乱。
“与藩国的一战至关重要。
“若这个时候朝政生乱,便会影响到天啓的胜败。所以,哪怕有再大的怨气,都得忍著!”
她是为瞭大局著想。
那些大臣们皆叹瞭口气。
“公主所言极是。臣等也知晓轻重缓急,隻是无法容忍他魏玠如此嚣张。”
最终,他们没能商量出任何对策,隻能眼睁睁看著长公主离开皇城。
昭华啓程这天,秋风瑟瑟,一片萧瑟寂寥。
出瞭城门,她掀开轿帘往后看。
隻见,那高高的城墙上,站著一道清风朗月般的身影。
昌平城,再见罗生
城墙上。
魏玠望著远处,眼神平静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