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官程在线阅读 > 第446章(第1页)

第446章(第1页)

“向县长,这样的事发生了,虽说是意外,我们都不想发生的。请沈县过来,也就是要讨论讨论,今后怎么办?”

沈崇军一时也没有拿准杨冲锋的意思,不知道是单纯针对学生受伤的事,还是指教育的布局。办公室里的人都看着杨冲锋,等他继续说。杨冲锋这才意识到是自己没有将西方表达出来,说“是我没有说清楚,沈县、向县,请两位来,是觉得我们先时机虽然不成熟,但对县城中学的布局和改善办学条件是刻不容缓的事了,不能再拖下去。今天这件事已经警告我们这些所谓的决策者,同时我们也不能再找理由,要不然怎么面对孩子们面对所有的家长?”

办公室里的人都有些惊讶,杨冲锋说的这样肯定,这样有决心,一时间也不知道要从什么地方来说。面对的困难有多大,沈崇军比谁都清楚,向卫东也曾做过这方面的预测,两人都不知道杨冲锋的决心是从何而起。

“县长,你的意思是要将一中二中都搬迁?”沈崇军说,对杨冲锋在工作上的想法还是比较熟悉的。

“是有这想法,我认为不能再拖下去了。”杨冲锋说。

“是啊,按照专业人士预测,再过三年,适龄中学生将进入高峰期,至少有五至十年中,学生数都会高居不下,之后才会慢慢回落。这些年,县中学将无法收留所有学生,要等到那时再来将问题放到桌面上来解决,又如何解决得了?”沈崇军说。作为常务副县长,考虑问题还是比较全面的,教育工作在县里一直是一个避而不谈的问题,却不是每个人都回避这样的事实。

“沈县,实际上,从明年起,县里的中学就将装容不下,酒业集团分厂工人里,也会有一部分孩子要读书入学,这些人总不能另设立一所小规模的学校吧。”

说到县里的大计,向卫东自然选择作为听者。见两位主要领导说得那么肯定,心里也有些热血起来,大计归领导决定,但具体业务上的工作,却该他来策划督促,不说政绩不政绩,至少今后不会见着严玉斌校长第一念头是躲开。

“县长,要想将这一大事件落实下来,面临的困难可不是一点点。”沈崇军说。

“沈县、向县,你们两位对这个问题应该有很多想法吧,我们先讨论出大体思路,再请专家论证可行性,工作一定要做,困难再大我们也要将县城中学搬迁的事做好。”肯定的语气里,那种一往无前的决然让人很振奋,沈崇军知道杨冲锋是下决心了。

“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统一思想,这一点是在这么些年来一中不能下决心动县城中学的主要原因之一。思想不统一,各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得出不同的结果来,说穿了就是对教育的认识问题,有了争议,而县里的客观困难也是存在的,决策者们也就乐于维持目前的现状。二是学校选址问题,要设计什么样的规模,一是选在哪里最适合,得规划多大的校园等等,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侧重于县里的决策。目前,对于柳泽县说来,规划公益用地,成本越来越高,要规划出一大块面积来,要做到工作不少,而这些工作,都将要得到县里统一思想和认识,才能够顺利推进的;三是资金问题,不从专业角度预算,就我们这样估算都可以知道,县城中学的搬迁,至少要五千万,才能将基本框架落实下来。而我们县里的财政情况大家都知道,没有钱。每年的收支能够保持持平,就算很不错了,从哪里凑这一笔钱来?五千万还只是基础方面的投入,后续资金也不会少。这更是难以解决的实际困难。纵然可以到市里去申请,但县里哪一处不要钱用?需要填补的窟窿太多,市里也一样,这么大一笔款子要筹措。县长,要不你来解决钱的问题,其他的事我和向县长拼命去做。”

“经费问题我们一起想办法,县城中学的地址,我有个想法,那就是城北那片地。那片地县里已经征用只是一直都没有能力去开发,空置到那里,在征地上工作任务就少一些。再说,城北地势稍高,就算遇上百年洪灾,那边也不易淹着,有优势。”

“好。”向卫东说。

“县长,城北早几年前就做商用规划,虽说没有建成,现在要改建学校,只怕阻力也不会小。”沈崇军说。文怡芳一直在记着笔录,这些讨论很可能就会整理出来,成为今后工作的主体内容。

“是啊。”杨冲锋说,“沈县,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一件事。”见几个人都看过来,“城北那片地,成作东在打主意呢。”

“成作东打城北那片地的主意?”沈崇军说,随后也就想通了,“烟厂那里的工程眼看就要竣工,他有想法也是情理之中。县长,不知道他是跟你说起,还是到县委那边说?”

“先跟我说,只是提了个意向,我没有做什么答复。对城北那块地怎么用,我还在犹豫。不过,有迹象表明,县委那边已经有动静,至于他们要怎么打算,却不清楚。”杨冲锋说,将这事挑明,本来这样的事不会让向卫东知道的,但事涉教育,而向卫东也实心为教育上的事努力,也就不瞒他。县政府和县委两边之间的分歧,对向卫东说来也不会不知道,当然不会参与。今天就算听到什么,按一般情况而言,也不会传出去,让县委那边知道。

“是这样啊,那就更复杂了。”沈崇军自然知道,成作东想要开发城北,而县委那边更期望有大老板来接手城北的经营。两相碰头,可说是一拍即合。这种情形不要多想都知道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对吴德慵书记心里的深痛,沈崇军作为他最信任的人之一,自然清楚这一愿望。

“估计县委那边下次会议有可能讨论城北的用地问题,城北是柳泽县城的一块伤疤,要是开发出来,谁都乐于见到的,而且,开发带来的效益远不止这一点。这也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想到的,从我自身来说,也希望实现这样的开发。只是,城北都用于商业开发后,县城中学规划到哪里?县城附近已经没有适合的地方,将临近的村子整村迁走显然不合情,其他地方代价更大,或者就是不适合,地势低了的地方谁敢将学校放那里?真要出了洪灾来,那我们都是千古罪人。”

“县长,在老城里扩建是不可能的,这一方案我们反复讨论过。”向卫东说“老城里扩建,且不说住户愿不愿意搬走,仅仅是搬迁所花费的代价,就要几千万,接下来修建的成本也会高不少。”

“要是将县城中学都搬到城北,那是最理想的,五年前也有人提出这样的方案,当即被否认了。县城中学三所,就算只搬迁一中,那也得规划五百亩,那片地就占去一半,其他商用规模就缩小一半,利益也将大为减小。”沈崇军说。

“要搬迁县城中学,三所全搬也不现实,我们就重点将一中搬到城北,占地五至六百亩的规模。如果和商业用地统一规划运作,才会有整体的和谐美感。困难有多大,我们暂且不去考虑,沈县、向县,这样吧组织人手将这个规划先做起来,也将县城中学搬迁的必要性紧迫性相关材料也准备充足,我们一起努力吧。”

沈崇军和向卫东见杨冲锋决心已下,也有些振奋,特别是向卫东,这是他的工作范围,从他参加工作起,就断断续续听说要将县中学搬迁,转眼都快二十年了。今天总算听到一句最有可能实现县城中学搬迁的话来,怎么会不激动?其他领导说什么大话空话都不能让你有信任感,但杨冲锋的风格,在县政府乃至全县的干部职工说来,都可信的。任职之后,就没有一件事随意承诺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